Cr、Sr对高铁A356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zerov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356铸造铝硅合金具有强度高、容重小、铸造性能良好、加工性能优良等优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铸造铝合金,也是制造业中最受重视的结构材料之一。由于存在强化相Mg2Si,而且在铝中有较大的溶解度的变化,因此其强化效果十分明显,特别是人工时效后其机械性能的变化十分显著,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铁是铝硅合金中最主要的杂质元素,硬而脆的针状β-Fe相会大幅降低铝硅合金的力学性能,因此,改善β-Fe相形貌成为降低其危害性的重要技术手段,而细晶强化亦是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措施。   本文选用高铁A356合金为基材,通过加入Cr、Sr及Al-Ti-B细化剂制备试样,并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探针(EPMA)和Instron5882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单独加入Cr、复合加入Cr、Sr对高铁A356合金铸态、热处理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Cr、Sr对高铁A356合金中铁相的变质机理。同时,也研究了Al-Ti-B细化剂对Cr变质和Cr+Sr复合变质高铁A356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所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适量的Cr对高铁A356合金中富铁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r能够有效改善高铁A356合金中的针状铁相形貌。它能够将粗大的针状铁相(AlFeSi)三元化合物转变为Al0.983Cr0.017以及(AlCrFeSi)四元化合物,从而改善针状Fe相的形态,使其变为短棒状以及花卉状。Sr对针状铁相也有一定的变质作用。Cr+Sr复合添加对针状Fe相变质效果更好。同时,Sr亦可细化共晶硅和α-Al晶粒,Al-Ti-B细化剂的加入能够进一步细化基体组织。   (2)过量的Cr、Cr+Sr加入后,与合金中的其它元素形成不同形状的金属间化合物,夹杂在基体中,对基体会产生割裂作用,导致合金的力学性能下降,产生过变质现象。   (3)适量的Cr、Cr+Sr可以提高高铁A356铝硅合金的力学性能,T6热处理使铸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进一步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高铁A356合金中加入0.4%Cr、0.12%Sr+0.4%Cr时,对应的铸态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为最大值,分别为159.1MPa,3.2%和178.9MPa,3.4%; T6热处理后,其对应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211.6MPa,3.77%和254.9MPa,3.8%。Al-Ti-B细化剂可使Cr变质和Cr+Sr复合变质的高铁A356合金的铸态和热处理态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近年来,放电等离子烧结(SPS)作为一种低温快速烧结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独特的烧结机理在促进烧结的同时也形成了特别的微观结构,使得制备的材料有着不一样的性能。本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rn近年来,内江师范学院以转型发展为契机,不断
期刊
水环境监测点位的优化布设是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采样位置是获得空间大形数据的根本保证。水质自动监测因具有监测数据具有连续性、实时性、稳定性,能及时预警水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纠纷,以及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等优点,已经逐步成为水质监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论文分析和总结了安徽省地表水质自动监测网络现状,提出了当前水站面临的三大问题:a)水站的点位分布不尽合理;b)水站的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工业价值。天然层状硅酸盐片层间距小,片层间作用力较强且亲水性较强,因此
剩余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SMFC)能够直接从剩余污泥中提取生物质能,单室运行,无需质子交换膜,在产生电能的同时完成污泥减量。然而,剩余污泥中大部分有机质是细胞物质,这些物质难以被微生物直接利用。在本文中,提出向SMFC污泥中加入氧化石墨烯(GO)和石墨烯(rGO)的方法,无需外加能量原位破胞,有效地促进SMFC产电性能和提高污泥减量。实验结果显示,GO和rGO具有破坏微生物细胞和加速电子传递的功能
总量控制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总闸门”。排污权交易作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配套经济政策,基于市场经济高效配置环境容量资源,可以促进更
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全国约70%的人口使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其中95%为农村人口。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饮用水处理设施,并且许多农村居民有直饮井水的习惯,地下水中种类繁多、浓度很低但是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毒性效应的有机微污染物会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识别中国农村地下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并评价地下水中的有机微污染物对当地人口的健康风险。本研究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