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越来越为地学界重视,并成为地质可视化技术的一个热点。所谓三维地质建模,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在三维微机环境下,将空间信息管理、地质解译、空间分析和预测、地学统计、实体内容分析以及图形可视化等工具结合起来,用于地质研究一门新的技术。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是油田开发生产和研究工作的基础,是油藏描述的最终成果。它综合了储层地质研究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内容,是连接地震、测井、地质、油藏各学科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地质模型的建立成功与否对开发战略的制定、开发指标的预测、开发方案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的关键技术是如何根据已知的控制点数据内插、外推已知点间及以外的储层物性参数估计值。即需要寻找和选择最能符合储层地质变量实际空间变化规律的数值计算模型,来实现对储层特性的空间变化的正确定量描述。目前具体的建模方法有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确定性的建模方法,另一类为随机性的建模方法。论文重点研究地质统计学中的随机性建模(随机模拟)方法,结合国内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对目前常见的几种建模方法进行了对比评价,并归纳总结出了各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地质统计学,尤其是随机建模技术作为三维地质建模的一项关键技术,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等理论进行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就成为地质工作者进行建模研究的重点。在深入研究了地质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储层属性建模流程及其关键算法的基础上,探索性地运用主流建模软件Petrel建立了XX气田三维属性模型。模型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孔隙度属性关键剖面分析与地质认识基本一致。此外,在对主流建模软件属性建模模块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发的Gslib(地质统计学软件包),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以Gslib为核心,同国内储层三维地质建模软件GeoModel接口的属性建模模块,并进行了实际工区建模测试,最终同其他主流的建模软件的建模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