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的制作、表征及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haogu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综述了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的方法、研究进展以及红外光谱电化学池的发展,研制了两种透射式薄层电化学池,开展了槲皮素和卢丁的电化学和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行为研究,主要包括:槲皮素在水体系和非水体系中电化学氧化过程机理的研究以及卢丁在水体系中的电化学氧化机理的研究等,为了解这些重要物质的反应路径提供了分子水平的有用信息,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首先,研制了两种透射式薄层电化学池,分别是透射式远红外光谱电化学池和透射式紫外光谱电化学池,同时对该两种电化学池进行了电化学和现场光谱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他们可成功地用于光谱电化学研究。其中,利用远红外光谱电化学池研究了二茂铁体系在二氯甲烷中的电化学反应机理,清楚地观察到了金属原子铁与茂环之间的振动吸收峰的生成和消去,但考虑到虹吸效应,所以只适用于有机体系的电化学研究。透射式紫外光谱电化学池的薄层电化学性能和光谱电化学性能不是太好,可能是薄网的厚度偏大,但还是可以观察到亚铁氰化钾体系的电化学反应过程物种的变化。  2,运用循环伏安法和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法研究了槲皮素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和有机溶剂乙腈中电化学氧化过程的机理。在水体系,槲皮素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是EC过程,氧化时,槲皮素失去两个电子和两个质子生成槲皮素醌。在有机体系中,槲皮素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过程同样是EC过程,并且氧化过程是一个连续的两步单电子过程,并且从红外光谱电化学实验结果可知,生成了槲皮素醌。卢丁在水体系中氧化过程是EC过程,并且与槲皮素一样,也是失去两个电子和两个质子的过程。
其他文献
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与开发是当今材料与能源领域最为活跃的课题之一,锂盐是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中的主要成分,开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必须研制新的锂盐。新型锂盐研究的重点是寻
展厅的一角传来极细且柔的江南丝竹的背景音乐声,好像是《采茶舞曲》,两名中国女子正用龙泉青瓷茶具演示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生活化程式不同,中国茶道更具舞台艺术的表现力,演示如淡云薄雾舒卷自如于茶山之间,让前来欣赏的日本观众感叹不已,纷纷竖起大拇指而频频点赞。  这中国茶道表演是“日本·浙江文化年”重头项目“龙泉青瓷生活主题展”中的主要节目之一,不久前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日本是十分喜爱瓷器的国度,
包头白云鄂博矿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以铁、稀土、铌为主的大型多金属共生矿床。是我国稀土工业的主要原料基地。该矿组成复杂、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也非常复杂。包钢选
哌啶、2—哌啶酮、3—羟基-2—哌啶酮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含氮有机化合物。他们有的本身就是天然产物,有的是合成哌啶酮生物碱的重要合成中间体。因此,这些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与
氮-卤代胺类化合物(N-halamines)作为一类含有一个或多个氮-卤键的有机抗菌剂,其抗菌性能高效持久、低毒、广谱、稳定性好,且具有可再生的特点。研究者们在该类抗菌剂及相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抗菌机理,以及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而该类化合物抗菌性能与结构之间构效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此外,基于该类化合物制备的抗菌高分子材料,在水处理、纤维织物、聚合物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及应用,然而通过氮
鸟嘌呤(G)是组成DNA的四种碱基之一,具有4种DNA碱基中最小的绝热电离势,所以DNA的氧化通常发生在鸟嘌呤碱基上。他们都具有N和O等活性位,可以结合成碱基对,并且由于DNA双螺旋大沟
学位
由于低维纳米材料(零维、一维和二维结构)蕴含的科学问题和潜在的应用价值,使得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直是材料科学家感兴趣的课题。低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是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