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解放区“冬学”运动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学是一种在冬闲时开办的季节性学校,是我国传统的社会教育形式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提高群众觉悟素质、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及历史使命,在解放区内对“冬学”这一传统的教育形式加以改造、利用,大力兴办冬学,使其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进行政治动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在对档案资料和相关材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山东解放区的冬学运动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政策、山东解放区的社会文化极端落后的事实、农民对实现文化翻身的迫切需要以及当时战争形势的需要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冬学运动开展的原因。从领导机构的设立及其主要工作、冬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教师的选拔与培训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山东解放区冬学运动的概况。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了冬学运动的主要的教学内容,总体来说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进行文化教育,一是进行政治方面的教育。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是扫除解放区内存在的大量文盲,改造一些不良习惯和风俗,建立符合时代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文化,在方法上以进行识字教育为基础,穿插进行了常识教育、反封建迷信教育还有一些新式的文娱活动等。在政治教育方面,主要是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参与度,动员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冬学运动大力进行抗日宣传、时事宣传并与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中心任务结合起来,通过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把广大妇女也纳入到了政治生活之中,总之通过政治教育,党最大可能的争取到了可以争取的力量,取得了政治动员上的巨大成功。冬学运动作为党在社会教育方面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的实践,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文化方面扫除了大量的文盲、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气得以改变;在政治方面,农民的政治素质得到提高塑造了适应战争需要的人、促进了妇女的解放并配合了解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冬学运动不仅从精神面貌、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改变了当时农民和乡村社会的面貌;而且培养了一批基层干部、提高了群众对共产党的认同从而实现了党对乡村社会的领导。当然受时代和环境所限,党实施的冬学运动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教育内容存在泛政治化倾向、动员方式简单粗暴等,这对以后党实施的教育政策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素质的逐渐提高,诸如自助取款机(ATM)、自助领卡机等自助终端在银行业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不仅减轻了柜面的业务压力,同时,也让人们能在银
设计开发了一套干燥中心远程网络监控系统,实现了计算机和单片机的双向通讯。干燥单元的物理信号,经传感器、A/D转换、单片机实时处理后,在向显示器输出的同时,被送到中央服
桂花,又称木樨,植物分类属木樨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原产我国,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浙江等省山野间都有野生,现已普遍载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