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O工艺开发及其对合成革行业VOCs废气处理工程示范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雾霾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其中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可在大气中长时间停留,并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内部造成损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PM2.5的主要前躯体,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其转化生成的臭氧(O3)、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等二次污染物危害更甚。合成革是浙江省沿海地区特色与主导行业,企业聚集度高,VOCs污染严重,且缺少合适的处理技术,属于浙江省13个VOCs整治重点行业之一。合成革生产原料中所含VOCs在涂布、烘干等工序大量挥发,形成VOCs废气,大部分企业采用水喷淋处理,效果较差。DMF精馏系统会产生含二甲胺的塔顶废水,易形成恶臭,若采用常规的锅炉焚烧会产生大量NOx,此问题尚无良好的解决方法。为探究合成革行业VOCs废气的特点,本论文对某企业的废气进行了源谱分析,发现其中主要污染物为烷烃、芳香烃、丁酮和二甲基甲酰胺(DMF)。干法车间废气的VOCs总浓度为817 mg/m3,其中烷烃占85.1%,丁酮占6.3%,DMF占4.8%,芳香烃占1.9%。湿法与后处理车间废气的VOCs总浓度为1492 mg/m3,其中烷烃占96.6%,丁酮占0.3%,芳香烃占1.4%。核算废气中VOCs的O3和SOA生成潜势,发现干法车间废气中丁酮贡献了3.4%的O3生成潜势(OFP),芳香烃贡献了27.2%的SOA生成潜势和4%的OFP,其余SOA生成潜势和OFP均由烷烃贡献。湿法及后处理车间排放废气中丁酮贡献了0.1%的OFP,芳香烃贡献了23.4%的SOA生成潜势和2%的OFP,其余SOA生成潜势和OFP均由烷、烃贡献。选择甲苯、丁酮、DMF和二甲胺为模拟污染物,筛选出某Mn基复合过渡金属催化剂进行催化燃烧中试。结果表明,20000 h-1空速下,甲苯、丁酮和DMF均可在300℃达到99%以上降解率,二甲胺在320℃可降解97%以上。二甲胺热力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燃料型NOx,但在催化剂作用下,部分二甲胺作为还原剂与NOx发生SCR反应,二甲胺催化燃烧尾气中N2选择性生成率保持在85%左右。依据上述研究结果,设计了1套处理风量为2000 Nm3/h的蓄热式催化燃烧(RCO)示范工程,车间VOC废气经沸石转轮适当浓缩后进入RCO炉催化燃烧降解,精馏回收塔废水经吹脱去除大部分二甲胺后进入污水站处理,吹脱尾气进入RCO炉进行低NOx燃烧,经核算每万m3废气的处理成本为69.6元。本论文中的研究结果和工程示范可为该行业VOCs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内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作业技术规范,分析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综合效益以及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促进
<正> 由内蒙古晔路盛燃气工程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轻烃燃气发生装置及输配系统”日前通过建设部评审,正式列为二000年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该装置是以油田、汽田、炼田
从植株形态变异研究、遗传多样性研究、有效成分研究、驯化栽培等方面阐述了半夏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
斗转星移,光阴如梭,弹指间我们已从弱冠青年成了花甲老人,回忆40年前定陵发掘时的日日夜夜,至今仍萦绕于脑际,难以忘怀……$$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正北40公里的昌平县天寿山脚下。
报纸
评述了国内外氨碱厂废液废渣处理及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世界各国治理氨碱废液废渣的主要出路,仍然是采用各种排放方式,如废清液排海、废渣堆存、围海造地、深海倾
目的:评价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山茱萸有效成分的应用效果。方法:UV法测定总苷的含量,RP-HPLC法测定莫诺苷及马钱苷的含量。结果:莫诺苷由药材含量的1.58%提高到51.00%,马钱苷由
沥粉画作为一种工艺装饰的画种,它从建筑和家具中走来,成为近年来的新鲜的事物,它突破传统模式,从古建筑上单纯的描绘程式化或象征性的图案纹样,表现艺术构思而形成了一种用
指出了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容,提出了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铁路综合枢纽与城市发展和旅客需求之间的矛盾渐渐凸显,单一功能的铁路客运站已不符合城市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居民日
<正>枣疯病又称"枣癌病"、丛枝病、扫帚病,是枣树上一种具有毁灭性的侵染性病害,枣树一旦感染该病,一般发病2~6年后即可整株死亡。近几年,枣疯病在沧县发生严重,并且呈爆发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