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信用危机普遍存在的今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我国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工作。而会计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更应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研究。会计信用评价机制作为一种评级制度,旨在规范会计行为主体自觉选择诚信执业,使企业自主改进会计信息质量。完善企业会计信用评价不仅能促使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也能提升社会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度。同时,又能为建设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积累经验。目前国内在企业会计信用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寻找会计信用缺失的原因和对构建会计信用体系提出建议,还有少部分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该地区试行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的做法进行总结。很少有人对现在试行的企业会计信用评价进行分析并找出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因此,本文重点是要评析我国一些地区试行的企业会计信用评价办法,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而能更好的借鉴国外社会信用体系的先进做法,提出完善我国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的一些对策。本文按照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顺序对企业会计评价加以阐述。除引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含文献背景)、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基本机构进行说明外,论文共分为五章,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对我国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的理论概述。首先介绍了会计信用、会计信用评价的含义,将会计信用分为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的信用。其次对会计评价机构、标准及内容、程序、管理措施、目标及原则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对与信用相关的三个经济理论做了解释。第二章是对我国企业会计信用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会计信用评级在各省的开展情况及收到的成效。然后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会计信用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扩展(评价结果缺乏公信力、与其它信用评价缺乏有机结合、企业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权威性),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政府作为评价主体存在的缺陷、评价标准不合理、评价结果应用不充分、缺乏法律依据、研究力度不够。第三章是对美国、德国的信用评价做了简要分析。本章对美、德的信用评价进行了总结与比较,归纳出他们的共同点作为有益经验:完善的法律体系、广泛的信用意识、有效的信用监管、完善的信用评价标准。第四章是在前几章分别对现行评价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后,依据国外社会信用体系的经验借鉴来提出完善我国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的一些对策。包括加强对企业会计信用评价主体的监管,设计科学完善的企业会计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会计信用评价结果的利用,健全我国会计信用评价法律体系,重视对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的研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中介机构逐步参与的模式第五章是对本文的小结,并提出了本文写作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