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原纤维精细化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hml9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具有丰富的竹材资源,现有竹子种类500余种,竹林面积有484.26万公顷,总蓄积量达11,492万吨。因此,充分利用竹材资源提取竹原纤维对我国的林业和纺织业都具有大的价值。从竹材中经过脱胶处理制取的竹原纤维,属于天然纤维素纤维,具有吸放湿速度快、天然抗菌和抗紫外线等特性,不仅可以部分替代化学纤维的使用,还可以满足人们追求自然的心理。本文对竹材和竹原纤维进行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并与麻类纤维比较,为其精细化加工工艺奠定基础。由于生物精细化方法对环境的污染小,且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和反应条件温和等显著特点,本为探讨了生物酶在不同工艺下对竹原纤维精细化的效果。借鉴麻类纤维化学脱胶方法,探讨了化学法对竹原纤维的精细化效果。并充分利用化学法和生物酶法的优势,探索出了适合竹原纤维的精细化工艺。另外,本文还对竹原纤维的结构形态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竹材和竹原纤维的化学成分与麻类纤维基本相似,只是具体成分的含量有所差异,竹材中纤维素含量低于45%,竹原纤维中纤维素含量不到70%,低于苎麻、亚麻等麻类纤维。(2)采用三种酶:木聚糖酶、漆酶和纤维素酶对竹原纤维进行精细化处理。首先,单独使用一种酶对竹原纤维进行处理,探讨温度、酶用量和时间三个因素对竹原纤维成分和性能影响,选出最佳工艺:木聚糖酶:温度60℃,用量0.5%,时间4h;漆酶:温度60℃,用量2.0%,时间4h;纤维素酶:温度55℃,用量1.5%,时间3h。然后采用木聚糖酶+漆酶+纤维素酶流程,进行三步处理,制得竹原纤维的残胶率13.32%,降低了38.7%,线密度降至4.55tex,降低了55.4%。(3)采用化学法对竹原纤维进行精细化处理。研究了助剂对竹原纤维精细化的效果,优化选择助剂分别为:多聚磷酸钠浓度、Na2SO3、渗透剂PST三种较好,其浓度分别为:3g/L、5g/L、3g/L。采用单因子试验对碱的浓度、时间和温度这三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参数为:NaOH浓度:10g/L,时间:120min,温度95℃。制得竹原纤维的残胶率降至11.84%,比处理前降低了45.5%,线密度降至3.95tex,降低了61.3%。(4)采用生物酶-化学法联合的方法对竹原纤维进行精细化处理,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可使碱的用量减少30%,同时生化联合精细化处理制取的竹原纤维残胶率降至11.01%,比处理前降低了49.3%;线密度降至3.54tex,降低了65.3%。(5)对竹原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微细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竹原纤维维表面有沟槽,无天然转曲,具有麻类纤维的形态特征:具有纤维素纤维的特征基团,但纤维中仍然存留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胶质;计算出竹原纤维的结晶度为70.37%,取向度为82.5%。
其他文献
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对运城市盐湖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为加快推进工作提供思路。
内蒙古地区作为农牧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区域,在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幼儿教育作为重中之中已经为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同,为了让更多的农牧区儿童接受有效的幼儿
针对乳清蛋白的过敏性,该课题对乳清蛋白的酶水解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乳清蛋白浓缩物WPC80为底物,选用蛋白酶A、胰蛋白酶、蛋白酶N、中性蛋白酶、蛋白酶S和蛋白酶SD等六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变化,色彩管理软件的功能日渐强大,CTP技术、数码打样、屏幕打样的应用,为现代色彩的准确传递和控制提供了重要途径。屏幕软打样技术作为近几年刚刚兴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所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区域性发展战略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中国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纷纷产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在新技术的推进下,应用统计学在人类的不断探索下取得了重大发展,大数据技术也随之取得巨大进展,其在数据处理方面效果不错,并且处理数据的速度非常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探讨了篮球运动在仲恺市社区中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仲恺市社区篮球运动的发展。
<正> 引 言 《红楼梦》一书,写了许许多多的梦,而给读者印象最深的,当属第五回贾宝玉游太虚幻境这个梦了。单看曹雪芹用一整回文字来写此梦,就可知它的重要性了。 《红楼梦》
桑巴舞和牛仔舞均是动律很强且富有身体弹性的舞蹈,利用身体弹性去表现和诠释两种舞蹈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才能完整地呈现出2种舞蹈的不同特性和风格。这是2种舞蹈的技术重点
本文以草鱼鱼鳞为原料,对鱼鳞脱钙条件,胃蛋白酶提取鱼鳞胶条件和鱼鳞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最后对鱼鳞胶与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和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