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墩消力池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ip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形墩消力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消能技术,适用于底流消能形式。最早应用由于印度的Bhavani工程。我国在70年代将此技术应用在湖南的河溪电站工程,黑龙江的桃山水库于80年代应用T形墩消力池。吉林省于1986年首次应用,并从此在省内五、六个工程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到目前为止,全国采用这一新技术的工程有10多个。 T形墩消力池是在平底消力池内,设置T形墩与连续尾坎相连接,借以产生强迫水跃进行消能,从而减小消力池的长度,降低造价。但目前对T形墩消力池消能特性的研究还不完善,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通过T形墩消力池的水力学系列模型试验,完整地阐述了T形墩消力池水流流态的演变过程,揭示了T形墩消力池的流态特性、消能机理、体型优化选择以及水力设计参数方法及程序,并给出了T形墩池界限水深的数学表达式及解。 本文还通过河龙水库溢洪道水工整体模型试检,描述了T形墩消力池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其他文献
  湖西新村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西北边缘区,老水源地经过50多年的开采,水质和水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需要寻找新的替代水源。在沙漠区寻找水源地不同于平原区或山区有规
会议
阀调节是泵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一定条件下,调节会使系统发生瞬变流动。本文以泵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和计算的方法研究阀调节引起的全系统的瞬变特性及影响因素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温带草甸草原分布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但是21世纪以来呼伦贝尔草原格局由点状退化发展成草原区整体退化,退化面积增加到5
作者对目前有关的观点和结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解决了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关键性难题,从而提出了一种全新、合理的引水工程防洪风险估算方法.该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