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代铝锂微合金元素种类多,沉淀相的种类、形貌及相互之间的竞争析出关系复杂,为研发出新型综合性能良好的铝锂合金带来了困难。本文通过研究两种铝锂合金各时效态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构,建立起合金成分、显微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之间对应关系。本文采用的实验材料为2A97-T3、2A97-T4及2060-T8E30铝合金,主要研究内容为时效析出行为及沉淀相的强化机制,通过时效处理获得具有不同显微组织结构的不同时效状态的试样;利用TEM对其沉淀相的种类、形态、数量及分布等进行了表征,利用DSC分析了其时效析出行为;并通过硬度试验和拉伸试验测定了其力学性能;结合其显微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分析了时效强化机制;最后,分析了合金元素对沉淀相种类、时效析出行为及强化机制的影响。对2A97-T3及2A97-T4铝合金时效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构的表征表明,125℃时效时,沉淀相溶解,125℃/16h+155℃/24h时效后,合金的强塑性匹配较好,此时,2A97-T4铝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497.3MPa、552.7MPa和8.4%,2A97-T3铝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561MPa、600MPa和8%;时效过程中析出的沉淀相主要为GP区、δ’、θ’和T1相,组织演变过程为GP区+δ’→GP区和δ’溶解→GP区+δ’+θ’+少量的T1→δ’+θ’+大量的T1;预拉伸抑制GP区的形成,促进T1相的形成,提高合金强度。对2060铝合金各时效态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构的研究表明,固溶淬火后自然时效24h后,合金的力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143℃时效时,强度先上升后基本保持不变,预拉伸会加快时效响应速度;时效过程中析出的沉淀相主要为GP区、δ’和T1相,其时效析出序列为过饱和固溶体→GP区+少量δ’相→少量δ’+少量T1→δ’+大量T1,预拉伸会促进T1相的形成。通过比较2A97和2060铝合金典型时效状态的组织和性能表明,Ag与Mg的交互作用会抑制GP区和θ’相形成,促进T1相的形成,δ’相的形成与Li含量密切相关;δ’和θ’相在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会降低合金的塑性,而T1相的强化作用大于δ’和θ’相,且不会显著降低合金的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