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转氨酶基因ZMLL-DAP-AT的克隆与功能初步验证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1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胚乳占粒重的80%-85%,其发育程度对籽粒产量及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课题组利用粒重差异明显的大粒马齿型玉米自交系丹232和小粒爆裂玉米自交系N04分别构建两个胚乳发育关键时期4个SSH库,并对差异表达EST进行电子定位和比较基因组学定位的基础上,挑选功能预测为转氨酶的EST为种子序列,运用电子克隆和RT-PCR方法克隆了2个不同自交系转氨酶基因Zmll-dap-at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了功能预测、籽粒发育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器官表达分析,以及原核表达和不同赖氨酸含量玉米自交系Z
其他文献
相比一般并联机构,解耦并联机构除具有其通常特点之外,还兼具控制与轨迹规划容易实现、运动精度更高、各向同性良好等优点。作为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不可预测的、类似随机性的运动,混沌普遍存在于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随着混沌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成熟,将解耦并联机构和混沌理论有机结合,有助于更加全面的分析解耦并联机构非线性动力学,进而为解耦并联机构动力学层面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本文即针对一种含间隙完全解耦
学位
氧化镍(NiO)因其电化学活性高、成本低、资源丰富、易于制备等优点,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材料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以NiO电极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系列简便高效的制备方法,包括离子热沉淀法、水蒸气模板法及化学浴沉积法,通过多孔化构筑和复合的手段对NiO电极进行改性,并研究了NiO电极形貌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氯化胆碱(ChCl)-尿素(Urea)低共
学位
能源与环境危机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寻找环境友好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光催化技术能够利用自然中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在能源与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光催化技术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不仅成本低廉,而且环保无二次污染,已成为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类石墨结构氮化碳(g-C3N4)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对可见光响应、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成本低廉等优点,
学位
全球变暖造成的融冻型胁迫,给农业、果蔬业、牧业造成极大损失,直接影响着农牧业的持续发展。NO和H2O2目前被认为在提高抗寒性、抗旱性、抗盐性和种子萌发率上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揭示NO和H2O2与植物抗融冻力的关系,了解其合理的使用剂量,将有助于农业和牧业的适时合理利用,并挖掘其潜力服务于农业和牧业,为挖掘化学试剂在提高植物抗融冻力的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冬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优良粮食作物,维持冬小麦
学位
开展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对充分利用有限水资源、保障水稻高产稳产、加强稻田节水管理和提高水稻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开展水稻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环境了因子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根据收集的长江中下游地区1981-2010年气象数据、水稻作物观测数据等资料,应用作物生长模型和能量平衡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育期内基本气候要素及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规律。主
学位
芝麻(Sesamum indicum L)属胡麻科胡麻属,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分子标记开展芝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芝麻品种DNA指纹图谱研究已有成功报道。但对产量、品质等数量性状的关联分析研究尚待深入。为此,本研究利用112对具有明显多态的SSR分子标记对来自国内外的369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了产量、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通过鉴定产量、品质关联位点,发掘优
学位
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是一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酸性土壤中被广泛种植的豆科牧草。在酸性土壤中,磷容易被土壤固定形成难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潜在磷库,其中有机磷占了20%-80%。因此,开展柱花草对有机磷活化利用的研究对解析柱花草适应酸性低磷土壤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柱花草磷高效基因型TPRC2001-1和磷低效基因型Fine-stem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低磷胁迫对柱
学位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感受自身及环境刺激分子信号,并通过一系列胞内信号途径将其传导、整合放大,最终导致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生理生化反应。在这些细胞活动中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促分裂原活化蛋白质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是众多蛋白激酶的一种,它能通过磷酸化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应答中扮演关键角色。本研究根据已公布的水稻基
学位
木薯是大戟科非常重要的粮食和能源植物,为了给木薯主栽品种的转基因改良提供条件,本试验选择我国木薯主栽品种NZ188、SC8、TMS60444以及Arg7为材料,对这4个木薯栽培品种的再生体系和转化体系进行了详细优化,再利用优化好的木薯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UT)转化木薯的研究,并通过PCR、RT-PCR、southern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到了阳性植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木薯
学位
植物生长过程中遭受逆境胁迫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大戟科木薯属多年生植物,抗逆性很强,能够在干旱、贫瘠的土壤环境中生长。研究木薯的耐旱机理,对培育耐旱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蛋白质是基因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为从蛋白水平研究植物的耐旱机理提供了基础。近年来,植物蛋白质组学在亚细胞组学和翻译后修饰蛋白组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