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已经被全世界所公认。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多是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的公益性项目,因而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单靠国家财政已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投资需求,同时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高投入、低效率和资源的高消耗,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模式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成为解决政府投资公共产品缺陷和财政资金紧缺状况的有效方式。PPP模式就是通过公共部门(代表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共同发展基础设施,实现参与各方的利益,同时共同承担责任和风险。其特点是更多的借助私营部门的力量,更少地依赖政府部门去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本文首先分析了PPP模式的理论基础:从公共产品理论和项目区分理论分析了PPP模式的理论背景,然后界定PPP模式和准经营性基础设施、绩效评价的内涵。在阐述了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构架后,从社会公众维度、社会效益维度、内外部流程维度和财务维度构建了准经营性基础设施的PPP模式的绩效指标体系,进行了相应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并分析了绩效指标目标的确定方法和绩效评定的模糊评价法。最后,结合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从平衡计分卡的内外部流程维度分析了项目绩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