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运,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话题。自先秦诸子前便相传伏羲大神创造八卦,尝试着以八卦解释人类生存的这个世界,尝试着解释人的命运。诸子百家更是各有各的命运观,天命论、俟命论……而自佛教传入中土,至今已有将近两千年,佛教的命运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佛教文化已深入国人生活中点点滴滴处。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本土进行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的独特的中国化佛教,即汉传佛教。在这个过程中,东晋高僧竺道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受到佛教命运观如此大的影响,但又很难说清楚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命运观,而佛教命运观中竺道生的个人创见极大地影响了汉传佛教的命运观,笔者力求将竺道生的命运思想写清楚,将竺道生命运思想的逻辑脉络清晰地整理出来。竺道生命运观的特点在于,从佛教宇宙论命运观转变为佛教解脱论命运观,将鸠摩罗什所讲说的般若学的“诸法实相”解释为“般若实相无相”转变为“涅槃实相有相”,并提出了“大顿悟”这一改造命运的根本方法。佛教是以“离苦得乐”为目的的宗教,佛教命运观也是在此基础上阐释的,但是人们在趋向解脱之前,必须要先认识现象世界,知道现象世界的本质,所以认识鸠摩罗什的“般若性空”学说是认识竺道生命运观的前提条件,只有知道了现象世界是怎么样的存在,才能知道怎么样逃离苦海。在竺道生以前的佛教命运观点中,只是解释了“为什么要脱离有情的快乐烦恼并存的现象世界”和“怎么样才能脱离掉快乐烦恼并存的现象世界”这两个佛教命运基本问题,而竺道生提出了新的问题,人作为有情这样一种存在“为什么能够进入到最终的涅槃境界,其根据是什么”和“涅槃境界是什么”这两个佛教命运根本问题,并从“佛性我”的涅槃学说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回答,确立了命运主体“佛性我”以及改造命运的根据“佛性本有”,并推崇“大顿悟”的命运改造解脱方法,形成了中土解脱论命运观,并深深地影响了以解脱论为目的的汉传佛教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