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珊·朗格是二十世纪以来一位举世公认的艺术符号论美学家,也是在哲学史上少有的一位取得成就的女性哲学家。她将艺术定义为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将情感看作生命的浓缩利集中体现,认为艺术产生于情感的需要,是情感的逻辑转换形式;情感投射在艺术形式中,使艺术具有了生命的意味。最终,朗格由艺术开启了人类心灵哲学的开端。
本文是关于朗格艺术哲学中情感本体论的研究,即从本体论的角度,考察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艺术符号作为人类情感的逻辑形式,对人类内在生命的表现性问题。论文以情感为线索,主要有六个部分组成。
在前言中,首先阐明情感本体论的意义和学术界对朗格艺术哲学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而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艺术史上情感表现说的发展历程,并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大背景下,考察朗格艺术情感论的学术背景和理论前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理论、“异质同构”理论,精神分析批判中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都给朗格以很大启发,她在创造性地批判与继承表现主义美学、形式主义美学艺术情感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情感理论。
笫三、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在充分揭示朗格独特的艺术情感论的内涵、特征和生成方式的基础上,主要探讨情感与朗格美学体系中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以体现其在整个朗格艺术哲学中的本体性意义,这也是论文的创新之处。朗格认为艺术表现的是一种人类情感,它是人们内在生命的动态形式,具有符号意义的自明性和本体论意义上的超越性,是在艺术抽象和艺术直觉的共同作用下生产的。情感作为人类全部内心生活的集中体现,是艺术符号创造的动力和目的,是艺术幻象表现的主要内容,更是使艺术形式具有生命意味的本质因素,具有本体性意义。
第五部分则分别对情感在各种艺术形态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说明,以进一步体现情感在艺术中的重要性。最后,结语部分指出朗格忽视艺术的社会属性,仅仅从精神活动方面研究艺术和人的存在问题,是其情感理论的局限之处。
通过对艺术情感论的全面研究,我们不仅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朗格的艺术哲学理论,看到了情感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使艺术作为人类生命本真存在的独特价值充分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