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三叶因子2基因治疗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愈合的影响

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ianxia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溃疡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反复,复发率高。目前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应用常规的抑酸,保护胃黏膜和抗幽门螺杆菌等治疗后,仍有一部分病人消化性溃疡不能治愈。其原因除了溃疡本身、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心理因素等外,某些生长因子减少或者缺乏也成为溃疡难以治愈的原因之一。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y,TFF)是一类对胃肠粘膜有保护作用的因子。TFF2是TFF中唯一的具有两个三叶草型结构域(P—结构域)和糖基化的小分子蛋白质,且集中分布在消化性溃疡好发的胃窦和十二指肠。正常情况下,TFF2由胃体和胃窦的胃腺上皮黏液颈细胞合成与分泌,分泌量较少。在粘膜损伤后TFF2分泌增加,在消化性溃疡中有特异性表达,提示其在维持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促进快速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提示,TFF2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密切,已有大量的体内、体外实验证实TFF2对胃肠道有上皮保护和促进破损黏膜愈合的功能。TFF2能与粘蛋白结合,减少H~+渗透及有害物质对粘膜的损伤,并促进上皮细胞迁移,参与损伤后胃粘膜上皮层的重建,以往研究已经证实了直接注射裸露的质粒到大鼠的骨骼肌可以获得有效的基因表达,如学者们分别研究了单次局部注射含有VEGF和PDGF的质粒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裸露基因治疗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国内外尚无应用TFF2进行类似治疗的报道,我们通过基因拼接方法合成hTFF2基因,并构建hTFF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TFF2,并应用编码有hTFF2基因的裸质粒对实验性
其他文献
第1章引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常致使患者周围神经病理痛,研究表明,
目的观察甲状腺病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至2008年间我院收治的14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病症明显增加,该组以结节性甲
乙型肝炎病毒能引起人类乙型病毒性肝炎,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减轻肝炎,对于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巨噬细胞通过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在炎症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迁移率族蛋白1(
自1998年拉米夫定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来,HBV对拉米夫定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耐药患者在接受新的核苷(酸)类似物药物治疗时更易产生耐药变异,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抗病毒
目的:探讨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发病的显性致病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建档并规律产检、分娩的孕妇679例,对其进行调查问卷、阴道分泌物常规检
肺炎是全世界范围内威胁儿童健康的一种常见且后果严重的疾病,20世纪70年代我国卫生部将其列为四种儿童常见病之首,虽然经过几十年积极防治,但其在儿童疾病中"五个一"的位置没
在全球制药领域,制药企业之间的收购及项目许可(in/out license)加速了开放式创新研发模式的流行。但是,麦肯锡研究过去十年的数据分析发现,这种方式对公司来说效率很低。$$
报纸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客观反应率,分析对外周血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
回顾自己担任审计局长期间,组织的1994至1998五个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和自己担任财政局长后,接受审计机关对财政部门1999和2000两个年度具体组织预算执行的审计,深深感到:在预算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诱发肝癌的重要因素。我国有超过一亿人的乙肝病毒携带者,5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来自慢性乙肝患者。世界范围内,人们对乙肝病毒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