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扬弃和发展,更需要制度建设上的保障。企业信用制度作为企业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对规范企业投融资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而企业信用量化的重要依据是其实物资产,企业通过自身信用获得的各种资金来源即信用资源。如何系统阐述企业信用制度发生的机理及其实践表现;通过模型构建和计量分析,衡量企业信用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企业实物资产如何影响信用资源的配置,为中国企业信用制度建设与监管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是本文期望达成的目的。
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工商企业信用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几个问题:1.对企业信用及企业信用制度本身的界定;2.企业信用制度的理论基础、理论构成和实际发展态势;3.企业信用制度模型的构建;4.企业信用制度模型的实证检验。后两点是本文的重点。通过计量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工商企业信用制度在广西仍处于起步阶段,政府需加强对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监管;银行信用作为一种传统的融资方式其支柱作用开始让位于证券信用,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对企业自身来讲,企业信用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文章最后,围绕以上结论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给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