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贸易发展关联性研究——以中国为例的实证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fv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经济全球化、一体化、金融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经济发展、对外贸易、金融体系、资本投资等融合性发展的态势也越来越明显,这就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各个领域的深入融合,共同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对外贸易、金融体系等经济问题,必然要求摆脱地域限制,摆脱行业限制,以更广阔的视角来对待和分析,特别是需要将金融行业发展与贸易行业发展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显然,中国在促进贸易与金融共同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欠缺,机制体制还没有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还没有制定。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重点研究金融与贸易发展的关联性,通过定量的资料统计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对于促进金融与贸易共同发展,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提出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其中,在研究现状方面,重点对国外文献和国内文献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主要是基础理论分析,重点分析了金融和贸易的发展历程,同时,针对金融与规模效应、产业转移、技术效应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第三章主要是借助于SPSS分析工具,全面分析贸易相关指标与金融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问题。首先,对我国贸易行业和金融行业发展的概况进行了分析,之后,梳理汇总了相应的数据指针,并将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与M0/GDP等八项金融指标一一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四章主要分析当前我国金融与贸易行业互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金融与贸易发展的互动机制尚未建立,二是金融业自身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三是对外贸易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四是政策体制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欠缺。第五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研究促进金融与贸易共同发展的对策建议,其中,建议我国建立金融与贸易发展互动机制,明确金融与贸易互动发展的目标任务。同时,建议加快推动金融行业及机构自身的创新发展,特别是要完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打造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业务操作能力水平,配备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此外,还对贸易开放发展和加强政策性引导等措施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主要是总结全文,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的创新之处通过金融与贸易发展相关资料的整理,创新性地利用SPSS分析工具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分析金融与贸易之间的紧密相关性。同时,在对金融与贸易互动发展问题与对策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和探索性的研究,特别是在对策方面,提出成立联合发展组织机构、建立互动机制等创新性的观点。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基础理论掌握不够深入,对一些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仍然存在欠缺和不足,需要继续改进和提升。
其他文献
学位
私募股权投资通过独特的投融资制度安排,对整体经济发展具有催化作用:培育高速增长的创新企业群体,形成新兴产业群,提高整体经济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竞争力提升和财
金融市场化趋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众多国家都关注的热点问题。企业绩效是企业经营好坏的重要表现之一,外部融资资源获取便利可为企业提供长期的持续性的资金来源,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我国地域广阔,市场化进程开始较晚,各地区的金融市场化水平不均衡。这使得,地方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否扩大企业融资资源的获取渠道,增加企业运营的资金来源,解决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合理投资,从而提高企业绩效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基金市场上存在着基金集中持股的现象。基金经理倾向于集中持有若干特定的股票,而非平均分布其资产。这种集中持股的行为将会对基金绩效产生影响。若其集中持股行为是由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合理配置国内资源和利用国外资源,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参与国际市场。自2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生产活动的稳定有序进行是维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石。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进入新时代,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我国早已由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在此背景下,二三产业持续发展,必然会挤占包括人口、土地、技术在内的农业资源。因此,粮食的集约化生产,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便显得尤为重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于保障新时代下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