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法律文化的形式日趋多元化。当下中国的文化类型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现代化变革。大众法律文化的兴起,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众法律文化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满足了社会民众的娱乐需求;增加了公民的日常法律常识。同时,凭借着强大而持久的渗透力,强化了社会大众的法律观念,构筑了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为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文章第一部分首先阐明了大众文化和大众法律文化的定义,然后描述了大众法律文化具有现代性、世俗化、法律化等特征,最后通过对上述概念和特征的描述以及美国法律影视剧的举例说明,让社会民众能够直观的感受大众法律文化无处不在。在西方,美国的大众法律文化不仅能够让社会大众及时了解法律文化、法律职业者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能够让普通民众更为直观的了解大众法律文化的特点。文章第二部分首先结合法律题材影视剧、法制栏目、报道等多种形式的出现,提出当下中国大众法律文化的兴起,然后通过媒体、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向社会民众传递法律文化信息,为立法决策与社会民意之间搭建互为参照的平台,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国家工作人员的普法形式,便利执法活动顺利开展与进行,而且凭借传播媒介对新闻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满足了社会群众的知情权,鼓励了民众积极参与民主法制活动。文章第三部分重点阐述的是当下大众法律文化的发展对我国法治实践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大众法律文化整体发展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不可否认,伴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大众法律文化对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已经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背景,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立法等不同领域出发,分析了当下中国大众法律文化出现消极影响的原因,这样既丰富了大众法律文化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大众法律文化的未来发展。最后,结合当下大众法律文化对于我国法治实践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对未来大众法律文化的发展提出相关策略。在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基础,促进大众法律文化进一步深入发展。法治理念给社会成员提供一个法律知识和精神交流的平台,让大众法律文化与法治有效地结合起来,培养公民学会用法律的方式来思考社会问题;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实践为支撑,丰富大众法律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比如,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法律题材的影视剧、小说、法制节目等内容;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法治文化为目标,规范大众法律文化的发展,让大众法律文化成为法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地构建了政府、立法者、司法者、民众之间的信息反馈与交流的平台,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