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汴京八景”是自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并发展、对都城汴京地域景观的提炼,也是当时公共游览地的典型代表。北宋时期的园林普遍出现了公共性特征,城内外参与度较高的公共游览地也相继发展起来,在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多方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八景”文化影响下,“汴京八景”游览地的园林显示出很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在公众园林活动的开展组织和对后世园林的影响方面作用突出。本文通过运用史料解读法、归纳总结法、遗存追溯法等方法对北宋汴京公共园林典例“汴京八景”的历史溯源、风景体系的营造以及游憩活动文化三方面进行了史料解读。在前人对汴京城市人口、经济、布局风貌及“汴京八景”景名演变研究的基础上,对“汴京八景”景观进行社会环境、体系营建特色、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分析,从城市人文风俗活动方面对北宋汴京园林游憩活动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进一步思考和总结了“汴京八景”对城市的实际功能与影响。中国古代的园林以“景面文心”为特征,自然风景的欣赏与人工园林的营造都离不开文化内涵的支撑。本文首先对“汴京八景”的发展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包括其城市历史的变迁、八景景名的变化及其空间位置的落位,从汴州城和“汴京八景”两者的历史演进过程得出“八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汴京八景”体系营造模式的总结,探索“八景”对城市空间格局的控制以及与城市功能的结合,选取“汴京八景”中的典型游憩空间进行详细分析,从游憩空间、园林风貌及园林活动等方面尝试再现“汴京八景地”园林游览活动的景观风貌,即“景面”;第三,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汴京的城市风俗文化,并将“汴京八景”中的园林游览活动与城市风俗文化进行对接,阐述中国古代园林背后的“文心”特质;最后,总结研究所得成功经验与启发,从城市风景体系构建与人文空间规划的角度呈现“汴京八景”游憩活动发展对现实的意义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