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权力观是人们对权力各方面因素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党的领导干部拥有怎样的权力观,决定着其如何行使手中权力,进行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建设活动,这既是每一个领导干部为官施政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贯穿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始终的根本性课题。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这对领导干部如何执政用权是很大的挑战。青年领导干部是所有领导干部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一方面,他们在干部队伍中出类拔萃,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他们相比老干部仍然稚嫩,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也有少数青年干部未能经得住诱惑和考验。正确的政治方向要靠思想政治工作来坐实。所以,中国共产党只有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才能使青年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关于正确的权力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深邃的历史渊源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最科学、最正确的权力观,主要内容包括:权力由人民赋予,权力为人民服务,权力受人民监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牢固根基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于当代中国最现实的意义,就是指导广大领导干部运用手中权力坚持不懈为人民谋取利益,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作为中国领导干部,要以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为指导,树立打造服务型政府的现代政治理念,将个人的事业融入到民族复兴、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之中。从领导干部权力观之于日常实际表现来看,权力观可分为权力责任观、权力得失观和权力道德观。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为时代背景,坚持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相结合的方针,运用定义法、归纳法、推理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分析为辅助说明,从我国青年领导干部权力观的培育问题出发,结合青年领导干部自身特点,科学分析当前青年领导干部权力观存在的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权力观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方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内省性原则,进而探索加强青年领导干部正确权力观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出青年领导干部普遍存在理想信念、服务意识、社会责任、领导形象和权力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对群众工作重视不够,对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认识不足,导致服务意识淡薄。还有一些青年领导干部,他们功利心太强,过分注重职务升迁,忽视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与思想教育、用人机制、社会风气、成长环境和自我意识等多方面因素有着重要关系。影响因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在研究青年领导干部权力观培育的综合性,培育工作应当从干部自身、家庭、政府和社会等几方面同时发力。具体来说,需要青年领导干部自身加强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强化为民服务的能力素质,充分发挥模范表率作用,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执政能力;干部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和培养,用实践锻炼造就青年领导干部,用机制创新激励青年领导干部,用监督管理保护青年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树立正确导向;社会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强化媒体的责任意识,抢抓新兴的舆论阵地,关心关爱青年领导干部成长;青年干部家庭加强思想教育,倡导廉政的家庭文化,领导干部树立正面形象,教育和管理好自己的家人,营造廉洁淳朴的家庭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权力观不端正的各种问题,帮助青年领导干部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