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反应(ZrCuAl)AgY块体非晶复合材料的形成与微晶化机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uc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设计角度,以Zr46.5Cu46.5Al7为基础合金,通过添加混合焓较大的两种掺杂元素Ag和Y,促进原位反应过程的发生,从而形成原位析出增强相的Zr42Cu42Al7Ag7Y2块体非晶复合材料。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原位反应物的形貌、种类等进行了分析;并对该种块体非晶复合材料在过冷液相区的“微晶化”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在ZrCuAl三元基础合金中单独添加适量的Ag和Y元素,分别制备了Zr43Cu43Al7Ag7和Zr45.5Cu45.5Al7Y2块体非晶合金,两种块体非晶合金均为完全的非晶合金,没有形成非晶复合材料。而同时添加适量的Ag和Y,制备出的Zr42Cu42Al7Ag7Y2块体非晶合金,则获得了块体非晶复合材料。通过SEM能谱结合XRD分析,确定该纳米析出相为单一的Ag2Y。以上试验工作,提出一种新的设计块体非晶复合材料的方法:即选取一种基础合金,然后选取两种混合焓较大的元素作为掺杂,使两者发生原位反应,从而形成非晶基体的复合材料。对Zr42Cu42Al7Ag7Y2及Zr43Cu43Al7Ag7合金的室温压缩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考虑到两者的成分极为接近,都含有相同的Ag,而只是微观组织不同),发现前者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后者,这主要归功于前者具有纳米级的析出相。而前者塑性不理想的原因,经纳米压痕试验分析,认为是由于所析出的第二相过于“脆”。作为一种设计非晶复合材料的方法,今后的工作应着眼于寻找能形成较“硬”的第二相的合金掺杂元素。与一般的块体非晶合金DSC线的光滑、平直不同,在Zr42Cu42Al7Ag7Y2合金DSC曲线的过冷液相区段,呈现出许多微小放热峰的现象。此现象在文献中从未有过报道,本文采用选取过冷液相区温度对样品进行等温退火模拟,并结合TEM分析等手段,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微小放热峰是由于纳米晶相在过冷液相区温度发生长大、并伴有其他相(Zr2Al相)的少量析出放热造成的。
其他文献
采用前掩蔽启动范式进行汉字命名任务,分别考察图形-汉字的阈上启动及阈下启动效应特点,揭示形象性不同的汉字启动类型对汉字识别的影响,汉字空间视觉表象对汉字命名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治疗作为当今最被人熟知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特有的魅力,是国内外教育学家认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奥尔夫音乐治疗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因其较其他教
西藏许如错地区在国内鲜有学者研究,仅在少有的区域地质报告中出现。研究区内发育一套古近系碎屑岩沉积日贡拉组,该地层在研究区局部具有一套火山岩夹层。文章通过对许如错地
南海问题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过程中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仲裁结果加速了我国海洋维权与执法的重要性探究,海洋立法的缺失直接影响了执法的权威和效果,海洋执法体制改革的显著弊
本论文对38DD350型电解槽的钛板和钢板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用Fluent软件对阳极室的流场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流场的分布对腐蚀的影响。利用电化学理论分析了钛板出现点蚀和面
频率源作为电子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对整个系统的工作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研究热点转向频率更高的毫米波频段。因此性能
当今社会,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和普遍使用开创了微时代。在微时代背景下,组织及个人都承受着这些新媒介带来的压力,本文基于这一时代背景,分析了压力的来源,并进一步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由于具有比能量密度高、运行温度低、存储携带方便、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阳极电催化剂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DMFCs
合理选择埋弧焊工艺参数事关埋弧焊生产质量的好坏和埋弧焊生产的经济性优劣,本文通过埋弧焊主要工艺参数(焊接速度、焊接电流、焊接工时与焊材消耗)对焊接质量和经济性影响
<正> 在目前众多的中西美学、文论的比较研究中,人们普遍承认这样一个判断:西方重模仿、写实、再现,而中国重抒情、写意、表现。如果不考虑十九世纪以后的西方文艺,如果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