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S-3级列控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价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dz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确保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对列控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列控系统是集3C(Computer,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计算机、通信及控制)技术与传统铁道信号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控制系统,也是一个典型的安全苛求系统。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将会危及行车安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以CTCS-3(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 at level 3,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应用等级3)级列控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DBN(Dynamic Bayesian Network,动态贝叶斯网络)和云模型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与评价。针对传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如Markov模型、FTA(Fault Tree Analysis,故障树分析)以及BN(Bayesian Network,贝叶斯网络)模型在分析CTCS-3级列控系统可靠性时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DBN模型的CTCS-3级列控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CTCS-3级列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建立其FT(Fault Tree,故障树)模型,并转化为与之对应的DBN模型;然后,综合考虑系统冗余结构、维修性、CCF(Common Cause Failure,共因失效)以及多状态故障模式对列控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对CTCS-3级列控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DBN的双向推理,不仅可以分析CTCS-3级列控系统的RAM(Reliability,Avali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指标是否满足列控系统需求规范,而且可以有效地识别系统的薄弱环节。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改善系统设计、降低维护成本以及确保列车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客观正确地评价CTCS-3级列控系统的可靠性,本文结合云模型和组合赋权法对CTCS-3级列控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价。首先,根据CTCS-3级列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建立系统的综合能力模型和相应的功能层次结构模型,并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基本单元的权重;然后,采用云模型表示各单元实际指标与额定指标的比值,并根据云运算规则,采用加权模型求得CTCS-3级列控系统的可靠性综合指标云;最后,将CTCS-3级列控系统的可靠性综合指标云与可靠性评价集的云模型进行相似度度量,得到系统可靠性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基于云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CTCS-3级列控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能够有效描述系统实现其规定功能的能力,最终的评价结果可以为CTCS-3级列控系统的研发及评估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小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公交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长。但与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相比,公共交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小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基于以上背景,如何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全球的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自由流动与配置。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铁路系统不断提速,很多城市先后进行了高速铁路车站的新建以及火车站高速化的改造,车站周边区域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面对高铁时代的到来,如何促进高铁站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已成为地方政府与规划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界定了高铁站区范围、高铁站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
激光再制造机器人是面向21世纪的先进修复手段。随着再制造行业不断发展,待修复的零部件复杂程度和加工精度越来越高,修复难度越来越大。目前激光加工机器人普遍缺乏机器视觉功
随着社会的发展,是否具备良好的语文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小学语文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形成的开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说到语文就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四大能力板块,读
计算机联锁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措施,对联锁逻辑的分析、测试、验证是满足苛刻需求条件的基础。联锁软件作为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定期对其测试至关重要。基于模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运输能力十分紧张,长期以来铁路运输能力一直处于超负荷和限制型运输状态。既有能力远远不能适应通道客货运输增长需要,难以满足客货运量快速增长和运输质量
随着卫星观测能力的提高,遥感卫星获得的数据量不断增加,人们可以根据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通过对目标上空提前探测,获得目标上空云层分布,可以有效地规避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例如缺乏对小学生兴趣的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教学方式缺乏新颖性、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知识
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因停车泊位不足导致停车需求缺口日益扩大,停车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在新型智慧城市和停车智能化背景下,共享停车因可以在资源紧张地区合理调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