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私立学校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教育思潮的激荡、及社会新群体的推动下而产生的,它的兴衰反映了我国教育近代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经历的艰难历程。河南私立学校的兴起就是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河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思想的延伸。它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高潮与衰落终结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其发展的特点与原因和当时河南省的经济、政治及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河南省私立学校从各具特色的办学宗旨、规范的学制及特色化的课程设置、高效民主的行政管理、高质量的师资生源队伍,到办学资金的积极筹措等办学机制上体现出了与公立学校不同的办学特征。虽然近代河南省的经济水平较为低下,但是依然支撑起了私立学校这样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它在整个河南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弥补了政府教育投入的不足;二、推进了教育普及的过程;三、促进了教育的多样化;四、推进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五、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六、教会学校的积极作用。
本文力求把河南私立学校的发展放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这一历史的潮流中去研究,希望能客观地反映私立学校在那样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是如何生存发展的,全面总结它们在艰难的探索中所取得的办学经验和教训,期望能对今日河南乃至全国教育的现代化改革及其多元化办学方式的良性发展,起到借鉴和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