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呈增高趋势,局部表现为急性炎症反应,即红、肿、热、痛,功能障碍,而基质金属蛋白酶是溶解细胞外基质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参与炎症反应,骨关节的破坏,肿瘤的浸润于转移。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起效快,无明显副作用等优势,但其治疗机理至今未明,本实验通过多角度观察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进一步探讨火针的作用机制。方法:把36只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火针治疗组、秋水仙碱治疗组,用火针治疗尿酸钠晶体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关节周径、滑膜及关节软骨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关节匀浆中的MMP-3含量。结果:造模各组,造模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火针治疗组、秋水仙碱治疗组治疗后大鼠受试关节周径明显下降(P<0.05),且可以抑制MMP-3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经火针治疗及秋水仙碱治疗后滑膜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吸收,滑膜组织充血水肿程度减轻,少量纤维母细胞出现。结论:本实验采用改良的Coderre方法造模成功,表明火针治疗能明显减轻急性痛风性大鼠足跖趾关节肿胀度,能够抑制滑膜及关节软骨中的MMP-3的表达,减轻炎症细胞的浸润,改善大鼠关节滑膜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