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河小说的现代主义表现艺术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s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新移民作家,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陈河作品中由文化移植带来的身份焦虑问题。然而,对于作家本人多次提及的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意识与技巧的吸收借鉴,却鲜有提及。纵观陈河的创作,现代主义的精神与艺术手法都在其文本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孤独、焦虑、异化、荒诞等对现代社会的体验,在精神上是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所传达出的生存感受一脉相通的。象征手法的运用、错综的时空安排、元叙事等也体现出了鲜明的现代主义色彩。另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不仅给陈河提供了新的文学创作手段和资源,而且还对他构建纯文学理想的大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梳理和分析陈河小说的现代主义表现,探究其现代主义创作的价值意义,思考其个人创作于当代文坛思潮的关系,既是对目前研究现状的添砖加瓦,也是当代文学批评的题中之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以故宫博物院藏的明拓善本影印本《颜真卿书(干禄字书)》和《敦煌俗字典》中的楷书俗字为材料,通过字形的对比,对敦煌写本中的楷书俗字的多样性及其成因、《干禄字书》楷书俗
量词是汉语中最具特色的一类词汇,个体量词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用认知理论对汉语的本体进行研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
郭子章是晚明士大夫中的精英士人,不仅于政坛功勋卓著,于文学领域也颇有建树。本文以郭子章的方志文献为研究对象。首先,笔者根据郭子章《传草》中关于其著述的确切记载,并辅
茅盾文学奖作为新时期文学语境下出现的一种文学制度,从开始的众望所归到后来的非议不绝,显示了较为复杂的发展历程和评奖倾向。它的产生是对文学规律的一种探索与顺应,在设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