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测数据的海洋密跃层以及内波分布分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个国家将目光聚焦在海洋科学的发展。海水内部错综复杂,水体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而海洋内波就是发生在海水内部的一种典型波动。由于海洋观察技术的日益进步,在很多海域都观察到了内波的出现。海洋内波振幅很大,携带大量能量。这种海洋内部运动能够促进海水上下层物质、能量交换,促进海洋渔业发展,但是对于海洋结构物却是巨大威胁。因此,需要明确海洋内波的时空间分布以及其在传播中的垂向位置,为海洋结构物的建造以及水下航行器行进路径规划做出指导。本文基于WOA18海洋密度垂向实测数据以及垂向梯度法,对南海北部海域海水剖面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多跃层结构中的跃层间距(9的概率密度分布符合三参数威布尔分布。考虑到尺度效应以及跃层合并的方向,提出了一个更好代表多跃层结构尺度的无量纲参数。利用混合高斯模型以及EM算法对的概率密度分布进行聚类分析,基于垂直梯度法建立了一套针对复杂跃层结构的跃层位置判断方法。此方法得到的跃层强度更高,更符合密度跃层的定义。基于此方法从跃层深度、跃层厚度以及跃层强度分析了南海北部海域的跃层分布,发现跃层分布有明显的季节特性,而热通量和季风是跃层改变的重要因素。随着海水温度增高跃层形成更容易,其跃层深度减小,强度与厚度增加,反之亦然。季风通过影响海水垂向混合以及产生Ekman输移改变跃层分布。此外,基于MODIS光学卫星遥感图片数据,通过灰度值截断以及二次拉伸实现了卫星图片中内波特征增强。基于此算法使用MATLAB中的GUI可视化模块建立了内波信息数据库,得到了南海北部海域内波的时空间分布。研究表明,南海海域以内波由潮成内波为主导,在大陆架海域内波较为集中,深水区内波较少。内波的时间分布出现明显的季节特性,整体的趋势是从1月开始内波出现逐渐增多,到3月达到最多,之后逐渐下降至9月份下降到最少,然后再继续增多。本文得到的内波垂向以及时空间分布,对于内波的传播演化规律研究以及内波发生源回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提出的内波特征增强方法也为遥感图像中内波特征反演提供一定技术基础。
其他文献
寻求先进材料结构是当前科学研究的重点与工程技术发展的关键,层合多孔圆柱壳结构是结合多孔结构与层合板壳结构的复合型结构,比普通圆柱壳具有更好的承载力和吸能特性,能够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因此,对层合多孔圆柱壳结构开展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背景和一定的应用价值。基于正泊松比六边和负泊松比内凹两种多孔构型,本文设计了改变圆柱壳尺寸、层合方式、多孔数目以及正负泊松比结合等不同形式的层合多孔圆柱壳模型。使用实
学位
随着遥感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获取遥感影像数据的方式也更加丰富,遥感影像数据的更新速度也日益加快,其数量也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建筑物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工地物,其变化也越来越快。及时准确的从遥感影像上提取建筑物信息在更新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人工提取方法主要基于人工设计的纹理、光谱以及形状特征进行提取,其效率低下,且会占用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尽
学位
土层锚杆经常被应用于各类岩土支护工程中,但是由于岩土体性质的复杂多变,导致锚杆支护的环境具有多样性,现有的锚杆锚固机制理论、设计理论以及计算方法都有所欠缺,大多数锚杆支护设计仍采用工程类比法或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使得锚杆支护过程中可能出现锚杆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设计过于保守等问题,因此对于锚杆的受力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以岚皋县城某边坡项目碎石土为研究背景,研究不同密实度和含石量碎石土对
学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经发展初期、快速发展期、城乡一体化发展期三个阶段,先后重点满足农村居民基础性需求、发展性需求和提升性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推进。但是,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仍然突出,要素支撑力度有待提升、公众参与度尚需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为主攻方向
期刊
自密实混凝土(SCC)由于其自身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仅靠重力作用就能够实现良好的填充效果,故其在工程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振动搅拌技术及搅拌工艺这两种混凝土的强化方式也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对绝大多数混凝土的性能有显著的提升。但对自密实混凝土这类大流动性的混凝土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振动搅拌这种重要的强化混凝土方式应用到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中,通过试验来研究这种强化方式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本文
学位
如今汽车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蓬勃发展,以计算机视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汽车智能化进程中重要的一环,智能驾驶车辆普遍已装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ADAS),这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行车的主动安全性。然而,每年依然有大量行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自动紧急制动行人避撞系统(Automous Emergency Braking-Pedestrian
学位
为了应对能源危机、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响应“十四五”规划的发展大趋势,寻找可再生的绿色替代燃料势在必行。植物油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能满足人类能源需要的巨大潜力,但由于植物油的粘度较大,无法直接在发动机上使用,本文采用了微乳化法来解决该问题。本文配制了由柴油、桐油、乙醇制成的微乳化燃料D90E10、D80E20、D70T10E20、D60T20E20,并测定了各燃料的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基
学位
涡扇发动机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为确保其安全可靠的运行,航空公司需要付出很大代价进行维护和检修。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背景下,基于数据驱动的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方法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维修效率,因此获得了广泛关注。而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RUL预测不需要完全掌握设备相关的知识,仅使用多层神经网络就可以构建模型并提取退化特征,实现运行状态的健康评估,具有
学位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先要基础保证,一直以来都担任着十分重要的社会作用。但在新兴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中,随着以综合管廊为特色的市政工程活动向西北湿陷黄土地区的逐步扩展,管廊施工设计、经济环保、安全稳定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因此,在缺少具体规范指导下,以场地水分运移及沉降变形规律为研究对象,探索研究出一套适用于湿陷黄土区管廊施工建设的防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选择空港新城典型湿陷黄土场
学位
十九大作出了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也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IOV)作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车、路、人等全方位网络链接。实现精确安全可靠的车辆通信和智能导航系统需要对无线信道传播进行研究。交叉路口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往在该场景的测量和研究相对完善,但仍未有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