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流域的水流速度将变慢,稀释、扩散能力下降,库区水污染防治问题已迫在眉睫,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刻不容缓。排水管网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三峡库区经济建设发展、保护库区环境免受污染、保障库区人民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庆三峡库区绝大多数城市市政设施建设大大滞后,远远不能满足污染防治的需要。加之地形复杂,绝大多数市县属于山地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建设存在很大困难。本论文在对国内外城镇排水管网的设计资料的大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重庆三峡库区的实际特征和作者的工程经验,对三峡库区排水体制选择、管网设计特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中,对于旧城改造,通常情况下,新区按分流制规划建设排水管网,老城区根据目前三峡库区城镇的地理条件、经济实力、居民素质等实际因素推荐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在旧城改造中,逐步将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成一个分流不完全的分流制排水系统。对于新建城区,由于三峡库区的特殊性,必须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污水分区收集后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雨水经雨水系统收集后靠重力流就近排入水体。实际设计时,可以结合当地特点选择不同的排水体制或者两种排水体制并存。库区污水管网系统设计时,须考虑山地城市地质地貌特点,应采用与地形相适应的管道敷设方式,以达到近远结合、布局合理、投资少、建设快的目的。同时,对合理预测污水流量,确定污水管管径和埋设深度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并且阐述了淤积污泥的组成,以及泥沙颗粒大小的与流速的关系,确定合适的最小流速。对库区雨水管网的设计,本文提出了较为准确的重庆暴雨强度公式,并且对主城区、待开发区和半开发区的径流系数的确定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由于重庆很多地方存在不良地质,本文也分析了排水管涵布置与不良地段的预防、处理。本论文探讨的适合重庆排水管网设计与施工的措施,对今后重庆小城镇排水管网的建设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