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言语的意义生成—认知符号视角下心理空间双重整合模式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gxp_cryst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性言语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它源于基本言语,同时又不同于基本言语。功能性言语具有区别于基本言语的人际意义,功能性言语表征说话人的命题态度,是“关于言语的言语”。对于功能性言语的人际意义产生模式有着不同的解释。长期以来,在功能性言语的意义研究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是“功能说”,认为基本言语具有命题意义,可以检验其真值性;而功能性言语不具有命题意义,只是具有人际意义,表达命题态度。其代表人物是Hyland (1999)和Ifantido(2005)等。另一种是“语用说”,认为功能性言语具有人际功能,有助于正在进行的交际行为。在具体交际环境和言语行为中,功能性言语的使用可以提高言语的修辞效果或为语言行为提供适宜条件,其代表人物是Crismore(2004)和Kopple(1985)等。功能性言语的人际意义不是来自于语言符号系统。系统功能理论虽然突破了语言系统的局限,把功能性言语看做语篇连贯和互文现象,但对它的解释仍然是以后结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没有从人的认知能力方面研究意义生成。而语言行为(speech acts)理论把功能言语看做是语境因素,也未能对功能性言语的认知机制进行解释。本文认为仅从语言形式、语言系统、语篇分析及语言行为等方面去研究它的意义是不全面的,有必要从认知符号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阐释功能性言语人际意义的生成。从符号行为的角度上看,完全把命题意义与命题态度分离开是不恰当的,本文认为,功能性言语表达命题态度,同时也具有命题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它不仅是语言符号系统中的功能单位,在功能性言语在交际中用于知识建构,是交际的内容,具有命题意义(propositional meaning);另一方面,功能性言语表达了作者对话语内容的反思行为,具有命题态度。所以功能性言语同时具有命题意义和命题态度(propositional attitude),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从意义的认识加工角度分析,本文认为命题态度产生于说话人对语篇内容的反思,通过使用功能性言语,说话人表征世界知识,形成一个心理空间,另一方面,功能性言语表征反思行为,从而生成另外一个心理空间。功能性言语这一语言现象的本质在于这两个心理空间的整合。功能性言语的人际意义生成体现思维对言语行为的加工,是一种生成意义。功能性言语是在反思和释义行为中产生的语言现象,其人际意义区别于词汇语法意义。在对功能性言语的认知加工中,反思和释义行为分别形成心理空间,通过心理空间整合生成各种人际意义。功能性言语不仅具有命题意义,体现出与基本言语的联系,而且体现出了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联系,说话人的释义行为将命题态度传递给受话人。为此,本文提出第二次心理空间整合。功能性言语体现在说话人反思和释义的行为分别形成两个心理空间,通过这两个心理空间的整合,生成了功能性言语的人际意义。第一章是概述。叙述了论文的背景,研究动因,提出了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假设。功能性言语具有命题意义,它是认知加工的基本内容。功能性言语人际意义产生的认知过程以说话人的反思和释义为特点。在功能性言语意义生成过程中,认识行为和交际行为相互作用。在认识行为这一层面,说话人反思成为命题内容,交际行为这一层面,说话人的自我诠释成为命题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围绕功能性言语意义的产生,介绍了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用学的观点和关联理论等,指出了这些研究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角度:认知符号的研究视角。第三章从认知符号视角提出了功能性言语意义生成的观点。功能性言语这个术语本身说明研究对象是语言符号行为,而不是语言系统中的功能单位。本文认为人的思维对功能性言语进行认知加工,并生成人际意义。功能性话语在符号行为中指示说话人的反思行为和解释行为。功能性言语在人的认知加工中产生不同心理场景:说话人表达世界知识,说话人在对语篇内容进行反思和说话人命题态度传递给受话人的心理场景。在认知符号视角下,因为认识加工在成功的语言交际中达到的效果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对命题态度的互明,所以功能性言语具有主体间性特点。第四章提出了意义分析的心理空间双重整合模式。本文试图借助心理空间整合模式,探讨功能性言语的意义生成问题。Fauconnier (1985)认为语义加工产生心理空间,不同心理空间之间相互作用,发生意义整合。提出心理空间整合理论,该理论得到了Sweatser, Turner, and Brandt等人进一步发展,解释了意义生成的创造性特点;Brandt (2005)认为意义生成需要以符号行为作为认知对象,包括认识行为和交际行为中语言符号的使用,从而探索了人的认知对于符号行为的加工过程。基于认知符号学观点,在对功能性言语的研究中,通过对Turner以及Brandt的模式进行修改,形成了功能言语分析的新模式。该模式在认识和交际两个层面上解释了以“说话人反思”和“引导听话人理解”为认知加工内容的意义生成机制。在认识加工的过程中,在认识层面上,通过分析心理空间整合的创造性,临时性特点来揭示为什么功能性言语同时具有命题内容和命题意义。在交际层面上,该模式解释了功能性言语如何在心理空间整合的认知加工中生成人际意义的。对于功能性言语意义的研究以语言交际为背景,心理空间整合的实现需要形成与交际行为发生的情景,文化语境的认知关联,获得功能性言语有助于说话人理解的认知假设。心理空间整合的结果是生成了各种类型的人际意义。第五章在学术报告语篇中对功能性言语在交际层面上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讨论。功能性言语意义建构研究对于学术语篇有重要意义,学术报告中存在不同类型功能性言语。由于不同功能性言语的语法词汇内容的不同,所以它们生成不同类别的人际意义。本文考察了Langacker, Lakoff和Taylor的三十篇学术报告,对于各种类型的功能性言语的使用进行分析,考察在不同报告人之间存在着标记语选择和使用量上的差异。第六章对学术语篇中出现的不同功能性言语标记语在认识层面上讨论其认知加工。通过对具体功能性言语标记语的意义生成分析,说明了功能性言语标记语生成意义的具体过程,证明了这些标记语的使用体现说话人反思行为和诠释行为并生成人际意义。心理空间双重整合模式从认识和交际两个层面上解释功能性言语意义生成的过程。第七章是结论。本章的具体内容有基本结论,研究的意义,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小肠间质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9—2009年经病理证实的100例原发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统计学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或加中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31例心绞痛或非ST抬高的AMI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非介入干预血管或血
阐述了体育旅游的定义与类别,对新旧发展时期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各要素之间的驱动力进行了对比分析,诠释了核心载体旅游区、链接纽带旅游廊和环境氛围旅游场域新旧时期各要素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报告鞍区Rathke囊肿卒中2例,并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方法手术治疗因视力下降起病的鞍区Rathke囊肿卒中2例,2例均采用单鼻孔经蝶窦入路,随访临床预后,结合文
现在使用Windows7操作系统的用户越来越多。针对这一现状.最新版QQ2010 Beta2测试版已经开始支持Windows7任务栏新特性。当QQ最小化到任务栏上时,单击它不但可以迅速完成“离开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17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和是否伴有颅内外血管狭窄分为对照组和血管狭窄组,
我国台湾地区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制定“投保法”成立“投保中心”专司证券期货民事争议调处,引入集体诉讼、代表诉讼、解任诉讼制度维护投资者权利,设立保护基金保障投资
目的 分析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扫对于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术中清扫颈部淋巴
针对当前高等院校化工基础教学与化工生产脱节的问题,基于OBE理念和化工基础教学的特点,将“互联网+”引入到化工基础教学中,构建多种“互联网+”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