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昉诗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ao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昉,字彦升,生于刘宋孝武帝大明四年(460),卒于萧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历仕宋、齐、梁三朝,是齐、梁文坛上著名的文学家。本文采用实证、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着眼于任昉的诗歌创作,通过考察其家世、生平思想来论述任昉的诗歌创作及文学思想,力求原始表末,原原本本地勾勒出任昉诗歌的整体风貌及其在齐、梁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使人们对任昉诗歌的认识更接近于事实。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一、任昉家世考辨。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门阀世族政治时代,当时士子的受教育程度、仕途升迁以及婚姻状况等皆受制于其门第的高低。为此,本文系统考察了乐安任氏的源流、乐安任氏在魏晋南朝时期的门第升迁变化以及乐安任氏的家族传统等三方面内容,对任昉的家世、门第、所受之遗教有了通盘的了解。 二、“任君”考辨。在南朝历史上,任昉的生平事迹颇为独特。他被时人尊为“任君”,“言如汉之三君也”。本文从任昉的生平与思想、任昉的交游、任昉主持的“兰台聚”等三方面详尽考辨了“任君”的内涵,从而厘清任昉的思想内涵、人格魅力,并藉此管窥了南朝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依归。 三、任昉诗歌创作论。在齐、梁文学史上,任昉素以“笔”体公文与沈约齐名,时人有“任笔沈诗”之誉。然而,任昉晚年却致力于诗歌创作,并取得了不菲成就,钟嵘在《诗品》中将其与沈约同列中品。本文探讨了任昉晚年的诗作背景、任昉的诗歌创作、任昉的诗美成就、任昉的文学思想及影响,大略把握了任昉诗作的整体风貌,进而明白历代论者对任昉诗歌的评价并不全面,事实上,任昉在齐末、梁初诗歌史上的地位及影响已远在沈约之上。 总之,任昉受家教和时代风气的浸染,其主导思想是儒家,杂之以玄、佛。这样的思想根砥决定了他的文学观念,并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从而表现出雍容典雅、清新质朴的美学风格。在南北朝文学史上,任昉称不上一流的诗人,但在齐末、梁初,却称得上是一个有着深远影响力的诗人。
其他文献
带有明显屈服应力的假塑性流体是非牛顿流体的一种,除了具有较高的粘度之外,还表现出复杂的流变性,比如剪切稀化行为和带有初始屈服应力等。这类流体在进行混合操作时,在搅拌
目的:3D打印(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3DP)技术的发展为医疗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是目前在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较少有报道。本研究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3D动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是腹部外科最大的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自1992年国外实施第一例LPD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
1.前言在国民经济当中,电力系统属于支柱性的构成,是保证人民正常生活生产的前提。伴随我国的电网逐渐进步,电力系统以后发展的方向必然是电网互联,这一发展不仅在经济方面获
目的探讨纳米炭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组织病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纳米炭组80例和双标组82例,分别使用亚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临床路径情况,分析临床路径变异原因,减少临床路径中途退径病例,完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路径。[方法]回顾分析了 2015年1月-
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成功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ASPF),分析了ASPF的特性及作用机理,探讨了ASPF与萘系高效减水剂(FDN)之间的协
目的:腰椎间孔是由相邻椎骨上下切迹所围成的骨性通道,其内包含了腰节神经根、椎间动静脉、椎间孔韧带及其它软组织。随着腰椎间孔及其周围病变的日益增多,腰椎间孔的解剖特
本文研究了从粉煤灰中分离提取的微珠的微观结构特征,包括形貌、表面元素分布及其内部结构的晶体玻璃体分布情况、孔洞特征与分布,以及在还原氮化合成Sialon的基础上,探索了微珠
目的臂丛及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关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问题,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已发现某些药物、激素、生长因子能促进神经再生,应用外科手段如肌肉及血管神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