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YS1基因对马铃薯酶促褐变及耐盐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astcandm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酶抑制子(proteinase inhibitors,PIs)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子(Cystatin,CYS)主要参与植物种子的萌发、植物生长发育、细胞程序化死亡以及植物对生物、非生物胁迫的应答。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CYS是存在于其块茎和植株中的小分子量可溶性蛋白,目前它的研究多集中于对马铃薯胁迫的响应和调控方面。实验室前期通过RNA-Seq分析发现,CYS可能参与调控鲜切马铃薯的酶促褐变,但尚未得到转基因功能验证;CYS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中表达能够提高菌的抗盐能力。本实验利用超表达CYS基因StCYS1的二倍体马铃薯“MDS”,验证其抑制褐变和抗盐的效果,并探究其抑制块茎褐变和提高植株耐盐性的机理。研究还以四倍体马铃薯“Desiree”为材料,应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StCYS1的基因编辑载体,拟通过获得马铃薯StCYS1突变体植株,探究是否具有增强褐变的表征,旨在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表达StCYS1对二倍体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的影响。超表达StCYS1的三个株系OE1、OE2和OE3马铃薯块茎浆液在室温0、1、2、3 h的褐变程度显著低于野生型WT。分别测定了野生型及超表达各株系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FRAP),总游离氨基酸和16种单一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超表达StCYS1显著提高了PPO活性,说明PPO活性不是超表达株系褐变减轻的主要原因;超表达StCYS1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的总抗氧化能力;超表达StCYS1显著降低了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了马铃薯块茎褐变主要底物酪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超表达StCYS1可能通过提高马铃薯抗氧化能力和减少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和酪氨酸含量来减轻褐变。(2)超表达StCYS1对二倍体马铃薯植株耐盐性的影响。生长50 d的WT和超表达株系盆栽苗,在1%的NaCl连续处理7 d条件下,WT株系从第5 d起叶片出现发黄失水萎蔫,OE1-3株系仍能维持较好的生长状态。0、3、5、7 d叶绿素SPAD值和第7d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OE1-3株系叶绿素降解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叶片H2O2、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相对电导率及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OE1-3株系H2O2和MDA积累显著低于野生型,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野生型,而脯氨酸积累则显著高于野生型。结果表明超表达StCYS1主要是通过减缓叶绿素分解,维持较高的叶绿素水平,提高植株抗氧化胁迫和渗透胁迫的能力来提高植株抗盐性。(3)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StCYS1的单靶点基因编辑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法侵染马铃薯叶片和茎段,获得了3株第1代杂合突变阳性植株,突变类型均为两个等位基因的单碱基缺失(靶序列第14位碱基C)和单碱基替换(靶序列第13位碱基由C突变为T),未发现纯合突变体,说明所用CRISPR系统适用于马铃薯基因的编辑,能够导致马铃薯基因组的缺失突变。对3株阳性株的StCYS1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发现,StCYS1表达量未受到显著影响,3株阳性株的块茎褐变与WT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StCYS1中两个等位基因的单碱基缺失和单碱基替换所产生的杂合突变未对马铃薯切片褐变产生显著性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细胞因子融合蛋白IP10-EGFRvⅢScFv,建立并检测稳定表达融合蛋白的细胞株NIH3T3。方法通过RT-PCR法扩增小鼠IP10基因,全基因人工合成EGFRvⅢScFv,两段目的基因依次克
用碱脱铬法提取蛋白粉并作了产品分析。从生产可行性方面考虑,用黄酒糟混合蛋白液,降低浓缩成本提取了蛋白含量较高的混合饲料。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研究开发出拟薄水铝石生产新工艺,解决了常规方法生产成本高、产物结构不易控制的缺点。以采用新工艺开发的拟薄水铝石实现了稳定、系列化
对教师专业技能及教师专业技能实训中心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阐述,比较分析了相关高校已有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具有特色的教师专业技能管理信息系统的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在“问题、实验、探究”课题基础上进行深化的课题研究。只有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
<正>1概况贫血(anemia)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Hb)、红细胞数(RBC)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小儿贫血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量,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4度(见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数学思维是学生针对数学题解析必不可少的一种惯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解析数学题的时候快速掌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nm23-H1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取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增生过长内腹35例,内膜腺癌组织30例,以PCR-SSCP技术检测nm23-H1
在集成电路28 nm和14 nm等先进制造工艺开发中,采用纳米探针锁定失配器件后,依然无法通过物性分析找出失效原因,成为提升低压良率的最大瓶颈。通过对存储失效单元器件特性的
通信电源远程真机实训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整合现有实训资源,满足学员个性化培训需求,解决了时间和地域对实操培训的限制问题,实现了优质培训资源开放共享。通过研究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