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对大鼠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et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甘氨酸对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治疗作用,以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复合因素致肝硬化模型。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肝纤维化(HF)模型组,肝硬化(HC)模型组,肝纤维化甘氨酸干预组HF+G及肝硬化甘氨酸干预组HC+G。观察外周血浆内毒素(endotoxi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血浆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心钠素(ANP)的含量。肝脏VG(胶原纤维染色),HE染色确定肝纤维化分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观察肝脏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情况。结果:1、肝硬化大鼠模型建立情况:肝脏VG,HE染色结果证实,模型组4周末为肝纤维化病变期, 8周末为肝硬化病变期。而在甘氨酸干预组中,与相应的模型组比较病变有所减轻。2、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形成情况:与正常组比较,血浆endotoxin水平在4、8周末呈递增趋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甘氨酸干预组中,与相应的模型组比较endotoxin水平显著降低,P<0.05。3、血清细胞因子及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血清TNF-α,TGF-β1水平在4、8周末呈递增趋势,与正常组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甘氨酸干预组中,与相应模型组比较TNF-α,TGF-β1水平降低,P<0.05。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指标ALT水平在4、8周末均比正常组增高,P<0.01,甘氨酸干预组中,与相应模型组比较ALT水平降低,P<0.05。4、血浆血管活性物质的测定结果:血浆ET-1在建模4周末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在8周末显著增高,P<0.01,在HC+G组低于HC组,P<0.05。CGRP在4、8周末均比对照组增高,P<0.01或P<0.05,在甘氨酸干预组与相应模型组比较CGRP水平降低,P<0.05。ANP水平在4、8周末与正常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在甘氨酸干预组与相应模型组比较ANP水平明显增高,P<0.01。5、肝组织HGF的表达情况:正常组肝脏几乎不表达HGF。建模4、8周末HGF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多,阳性颗粒主要见于肝星形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尤以纤维间隔附近明显。8周末HGF表达与4周末相比有所降低。在甘氨酸干预组HGF的表达较相应的模型组进一步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6、相关分析结果:血浆endotoxin与ALT相关性分析:r =0.585, P <0.05呈正性相关。血浆endotoxin与血清TNF-α相关性分析:r =0.779, P <0.01呈正性相关。血浆endotoxin与血清TGF-β1相关性分析:r =0.603, P <0.01呈正性相关。血浆endotoxin与ET-1相关性分析:r =0.566, P <0.05呈正性相关。血浆endotoxin与CGRP相关性分析:r =0.469, P<0.05呈正性相关。血浆endotoxin与ANP相关性分析:r = 0.102,P=0.687。血清TNF-α与血浆ET-1相关性分析:r = 0.431,P=0.074。血清TNF-α与血浆CGRP相关性分析:r = 0.395,P=0.105。血浆ET-1与血浆CGRP相关分析:r = 0.136,P=0.591。血清TGF-β1与肝脏HGF相关分析:r = 0.550,P<0.05呈正性相关。结论:1、肝纤维化肝硬化大鼠发生了IETM,而且从血浆endotoxin与血清TNF-α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IETM与TNF-α增高密切相关。同时血浆endotoxin与ET-1,及血浆endotoxin与CGRP相关分析结果提示,IETM可通过Kupffer细胞的激活及TNF-α分泌和合成增多,诱导血管活性物质ET-1及CGRP表达增多。甘氨酸可通过拮抗内毒素的生物学效应降低肝纤维化肝硬化大鼠血浆ET-1、CGRP水平,并通过未知途径升高血浆ANP水平,这对延缓门脉高压的形成、减轻肝脏损伤具有重要作用。2、IETM持续存在可激活Kupffer细胞、肝星形细胞释放TNF-α、TGF-β1等多种细胞因子促进纤维化形成。建模早期肝细胞变性、坏死较严重,机体代偿性地表达HGF,以利于损伤的修复与肝细胞再生。而在甘氨酸干预组,HGF的进一步高表达则可抑制纤维化的形成,减轻肝脏损伤。由上所述,我们认为甘氨酸对大鼠肝纤维化与肝硬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背景: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严重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脑卒中80%为缺血性脑卒中,且大约50%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目的:1.得到正常尸体肾动脉标本的解剖学与影像学(CT)相对应的数据资料。 2.评价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ulti-slicesCTA,MSCTA)对肾动脉测量的准确性,以及与其解剖学数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