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持续性哮喘大鼠模型,以维生素A和布地奈德作为干预因素,比较哮喘大鼠血T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 ,CD4~+CD25~+Treg)、血清细胞因子IL-4、IL-10和IFN-γ的变化以及肺组织和脾脏的病理改变,从而为维生素A在支气管哮喘中的防治提供理论根据。方法:将42只成年雌性SD大鼠于实验第1天和7天两次腹腔注射致敏液1.0ml/只/次(0.08%OVA和液态铝混合液)。实验第14天,大鼠雾化吸入1%OVA溶液进行激发,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于激发后第3周,42只大鼠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为布地奈德组,B组为维生素A组,C组为哮喘组,每组各14只。A、B、C三组大鼠分别干预如下:每天上午照常给予1%OVA雾化进行激发,隔天下午A组雾化0.02%布地奈德生理盐水溶液,B组雾化维生素A 1250 U /ml(90%乙醇为溶媒),C组雾化90%酒精,各组每次雾化均30分钟,共3次。三组均隔日给药,干预共1周。于激发后第4周和第5周分两批取材,每组7只/批/次,外周静脉采血从眶静脉丛取血50μl,以流式细胞仪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随后处死大鼠,取心脏血以ELISA法进行IL-4、IL-10和IFN-γ检测,取肺组织和脾脏进行病理观测。结果:(1)T细胞亚群和CD4~+CD25~+Treg检测结果:激发后第4周和第5周:维生素A组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4/CD8、显著高于哮喘组和布地奈德组。维生素A组CD4~+CD25~+Treg高于布地奈德组,低于哮喘组,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激发后第4周:三组间血清IFN-γ、IL-4和IL-10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激发后第5周:维生素A组IL-4、IFN-γ水平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A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高于布地奈德组;布地奈德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3)肺组织病理检查:布地奈德组:激发后第4周肺内气道上皮中杯状细胞增多,周围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较少。激发后第5周:肺内气道上皮中杯状细胞明显增多,周围间质淋巴细胞重度浸润,肺泡隔增宽明显,肺泡腔有淋巴细胞和红细胞渗出。维生素A组:激发后第4周:肺气道杯状细胞轻度增多,上皮成片脱落,间质淋巴细胞重度浸润,肺泡隔明显增宽。激发后第5周:肺内气道上皮细胞恢复,基底层细胞完整,杯状细胞明显减少,周围间质淋巴细胞重度浸润,肺泡隔轻度增宽,肺泡腔内有淋巴细胞渗出。哮喘组:激发后第4周:肺内气道上皮内杯状细胞增多,周围间质中淋巴细胞中-重度浸润,肺泡隔明显增宽。激发后第5周:肺气道杯状细胞仍较多,肺间质淋巴细胞重度浸润,肺泡隔增宽程度有所减轻。结论:(1)雾化维生素A可以使哮喘大鼠血清CD3~+、CD4~+T细胞升高,CD4/CD8比值升高,CD8~+T细胞降低。(2)雾化维生素A可以使哮喘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L-10降低。(3)雾化高剂量维生素A后第4周增加脾脏淋巴细胞增生,肺淋巴细胞的浸润,杯状细胞增生,对肺气道上皮有毒性作用。激发后第5周肺部炎症消散速度较快,缩短哮喘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