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

被引量 : 158次 | 上传用户:programdownl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则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载体,通过上门、日托或邻里互助的服务形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这一新的重要国情,社区居家养老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老人选择的养老方式,由此带来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作为一种社会性公共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公平性、福利性的普遍特征,又具有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和不确定性特点,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和自身的健康。因此,服务质量管理是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关键。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研究,有利于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的科学化,进而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公共财政的投入效率、促进社会服务的公平、高效发展,对于保证和提高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理论框架,运用PZB服务质量模型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将管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到公共服务领域,是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新拓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文中所提到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是指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首先,本文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理论模型。本文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理论依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公共服务属性、公共服务质量评估理论,以及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四个层面构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及其质量的理论框架;接着,本文分析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成,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阐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产品一般特征:无形性、差异性、不可分离性和不可储存性,同时阐明了其独有特征:服务内容多样性、服务供给主体多元性、服务环境不确定性等;在此基础上,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特点、属性出发,依据老年人养老的基本需求,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分为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等三个大类,进而将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内容结构分解为助餐服务、助洁服务、助医服务和康乐服务四个核心部分。同时,将SERVQUAL(即SERVICE QUALITY的缩写,专指一种特定的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引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评价,并用“可感知性”评价维度修正了原来的“有形性”维度,从而形成了可靠性、保证性、响应性、可感知性和移情性5个基于SERVQUAL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维度,进而构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理论模型。其次,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据SERVQUAL模型设计问卷和开发测评量表,通过对上海市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老人的入户调查采集的样本数据,借助SPSS和结构方程专业统计软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是一个包括助餐服务质量、助洁服务质量、助医服务质量以及康乐服务质量的二阶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通过信度、效度分析以及拟合优度检验,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再次,本文通过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实证研究结果的比较发现:不同类别的服务质量、不同维度的服务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服务类别方面:助洁、助餐、助医和康乐服务中,服务质量评价最高的是助洁服务,其次是助餐服务,助医服务质量明显低于前二者,而康乐服务质量与前三者尚有较大的差距;通过对服务质量不同维度的比较发现:可靠性、可感知性和响应性三个维度评价结果比较接近,总体评价比较高,而对服务质量的移情性评价则较低,服务质量最为欠缺的是保证性。在上述服务质量差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因素来自于服务供给方和服务接受方二个方面。来自服务供给方的影响因素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不完善,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且素质较低,这些因素影响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来自服务接受者老年人的影响因素有:老人的个体差异和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生活自理能力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如:居住安排、经济收入、接受政府补贴状况以及所在区域等差别,也会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产生影响。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政策建议:通过完善服务体系以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整体质量;通过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以保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性;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增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针对性;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以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
其他文献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通常可以被描述成制造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的技术。它可以制备出对所选目标分子具有高度亲和性及选择性的聚合物材料。近来,分子印迹聚
职业学校教师在职培训需要依托高校和企业两个载体。当前,依托高校建立的基地正趋于完善,但企业参与度仍然不高。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指出"校企联动"是
伴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要求中小企业不断调整企业战略、经营策略,以达到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人力资源外包就是要求中小企业在有限资源的前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已经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会计工作来说,在“互联网+”时
艺术中的对比又称对照,即把事物的质(或量、形态)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排在一起,使其相互间的特质更加明显,由于它是带规律性的,所以,在艺术创作中被广泛运用。在音乐
本文以大穗型玉米品种宁玉12、中穗型玉米正大12、小穗型玉米先玉335三个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密度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对非小细胞肺癌化
《尔雅》是十三经之一,是通经之“钤钥”,历代为其作注者更不乏其人,晋代郭璞所作《尔雅注》是后人公认的较好的注本。郭璞用晋代通语、俗语、方言等注释《尔雅》,不仅是“通
以信息融合理论为基础的目标跟踪技术指利用雷达、红外、声纳等多种传感器的观测信号对未知目标的数量、位置、速度、身份等状态进行估计的过程。目标跟踪技术已被广泛和成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机体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两组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