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第三矿业大国。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但由于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环境保护工作,矿业开发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且日趋严重。究其原因,由于目前环境资源是无偿使用,矿区环境破坏是矿山企业的外部不经济问题,他们不必为此支付报酬,企业的个体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因而他们可以得到额外的收益。由于外部不经济性,在环境管理的经济补偿机制不健全即约束不力的情况下,企业可以任意地破坏环境资源,而由此带来的损失让其他组织和公众承受,市场对此做出的反应只有当环境破坏到足以影响其生产活动时才会发生,因而不仅是滞后的,而且是最低限度的。所以,运用经济补偿机制进行环境管理,使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是我国矿区环境保护应解决的根本问题。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提出了在矿产勘查可行性评价中引入定量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采取定量研究方法,在三大类地质环境问题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矿业生产三大类环境影响评价的数学模型,即土地资源补偿费用模型,水资源补偿费用模型,大气污染补偿费用模型。并且,根据矿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还增加了人体健康补偿模型,在此基础上改进了现行矿产勘查中的财务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实例分析,对比模型改进前后的效果。 同时,对企业应付环境成本的使用管理办法提出了建议: (1)建立环保基金制度。切实做好各个项目的定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确定项目实施所消耗的环境成本,并且将环境成本列入项目的生产成本中。 (2)设立专门的环保技术机构,在国家环保行政管理机构的管理与监督下,运用环保基金,负责各行业的环境污染预防与治理工作的实施。 通过理论和实例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四大类; (2)矿产勘查项目中有必要进行定量环境影响评价; (3)定量环境影响评价保障了环境保护治理资金的来源; (4)定量环境影响评价替代定性环境影响评价有可能改变最终的可行性评价结论的性质,即可行性评价结论可能由“可行”变为“不可行”。 (5)我国在现阶段,环境保护采用环保基金的形式优于环境税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