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原子编码方式预测蛋白质的溶剂可及性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izhe1983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表面特征是分析蛋白质结构和生物功能的重要工具。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疏水基倾向于埋藏在分子内部,通过研究蛋白质溶剂可及表面积可以获得更多蛋白质折叠和疏水性等信息。由于蛋白质溶剂可及表面积或大或小,简单地通过其数值的大小不能准确衡量其物理性质,所以将溶剂可及表面积转化为溶剂可及性进一步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根据理论建模预测蛋白质溶剂可及性,可以减少实验的成本投入和提高蛋白质溶剂可及性的计算效率。为了进一步研究以序列为基础的蛋白质溶剂可及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方式——全原子编码。 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方法,本文采用氨基酸序列编码,氨基酸描述符以及全原子编码3种方式分别对蛋白质的溶剂可及性进行预测。对于常用数据集RS126,本文基于氨基酸序列编码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18.9%、0.527;基于氨基酸描述符编码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19.2%、0.508;而全原子编码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18.7%、0.528,可见全原子编码优于其它两种编码方式,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20种氨基酸的原子结构式进行统计,总结出20种氨基酸由215种原子构成,对这215种原子进行二进制编码,得到全原子编码方式,并将它应用于蛋白质溶剂可及性的预测中。目前通过实验得到的蛋白质序列信息远远多于结构信息,所以利用对已知的有限蛋白质结构信息进行全原子编码,荻得结构与溶剂可及性的依赖关系,进而建立了对未知结构的蛋白质残基的溶剂可及性的计算模型。全原子编码构建的模型,具有更直观,更便于解释每个原子对溶剂可及性的贡献的性质。
其他文献
以往在讨论删略与语言演变关系时主要聚焦于删略(或脱落)引发的词汇-语义演变、句法演变和语音演变。本文从语法化角度探讨删略引发的语言演变,将删略导致新的语法成分产生这一现象谓之“删略导致的语法化”。这类语法化最主要的特点是不涉及任何语用-语义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形式语法化。因为这种形式语法化本质上是一种定名学演变,所以很难用现有的基于符义学演变的语法化理论框架来描述和解释。本文的考察显示,删略导致的语
期刊
囚禁超冷玻色气体实验在1995年的成功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它给出了一种崭新的物质状态—宏观简并量子态。此后,这类研究转移到了费米原子上。近年来,随着对超冷费米原子气体性质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简并费米原子气体的性质。由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超冷费米原子气体在特定条件下会表现出铁磁性是超冷原子气体的重要性质之一,其根源在于费米原子气体的量子特性。 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简述超冷
学位
在异相催化反应中最传统的表面反应占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所以通过在微观水平上对其进行详细的理论研究,并对表面吸附振动动力学信息进行表征,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并引起大家兴趣的课题。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致力于气体与过渡金属表面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本文对氢和氧在过渡金属钯平坦和缺陷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行为进行模拟研究,应用经典的半经验方法。通过研究不仅重现了相关的试验数据,而且对实验上
学位
混沌控制与同步是将混沌系统应用于保密通信的前提。一方面,在工业系统通信中,由于利用混沌进行通信有保密性强,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所以研究混沌控制与同步并使其应用于通信系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生物系统中也存在着混沌现象,如大脑系统、视觉系统等,因此分析生物体神经元之间的同步,以研究其通信机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主要应用几种非线性理论的控制方法,通过理论推导研究了一类典型混沌系统同步、反同步,
学位
本文对氮气介质阻挡放电中的甲醛脱除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研究了大气压双向纳秒脉冲均匀放电等离子体的特性,取得了如下成果: 1.测量了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OH(A2∑→X2Π,0-0)自由基发射光谱,研究了放电峰值电压、放电频率、体系中氩气以及氧气含量不同时,甲醛脱除率与OH自由基发射光谱强度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氮气含甲醛体系中,提高放电峰值电压,放电频率和增大氩气含量时,甲醛脱除率随OH
学位
The current research paper studi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theory of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represented by Irvin Yalom, and focuses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main concepts of this theory in the
学位
自1990年代以来,“意见动力学”(Opinion Dynamics)这个学科领域逐渐形成,用以研究群体意见传播的内在机制。许多学者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在这个领域内仍然存在较多的研究空白点,特别是当前学界对动态网络环境下意见传播与网络结构演化的协同动力机制研究较为不足,值得深入开展工作。 为此,本论文提出一个动态网络中的多维意见传播模型,研究动态网络
学位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具有低气压、高密度以及均匀性好等优点,在半导体制造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低气压低频率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源往往具有高效率、高均匀性和能在较大面积产生较高等离子体密度等优点。同时,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在低气压、低频率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非线性效应,如谐波效应和模式转化效应。这些效应的出现往往会影响等离子体刻蚀等工艺的实际过程。因此,研究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的非线性效应显得十分重要。 本
学位
由射频放电产生的低气压容性耦合等离子体已在微电机系统、集成电路制造等微细制造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射频放电中,对电压进行脉冲调制,使放电参数调节更加灵活,能够提高对等离子体密度、电子温度等各种等离子体参数的控制,从而改变等离子体中的化学反应(气相)、颗粒尺寸以及离子对电极基地表面的轰击,进而优化等离子体进程,而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工业中PECVD的工艺参数以及刻蚀结果。在材料表面处理中,脉冲调制
学位
带电粒子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这一研究课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主要是由于其在材料表面改性、重离子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及磁约束聚变中中性束加热等领域的重要应用。特别是当中性束加热作为一种加热、电流驱动、回旋驱动等手段被成功地应用到托卡马克中时,入射粒子与磁化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得到了更深入地研究。本文就是以中性束加热为背景,研究高能带电粒子与磁化二份量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 本文首先考虑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