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毽球运动的历史演进研究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boh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毽球运动是从我国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踢毽这一古老游戏发展而来的,它结合现代球类运动的规律,是一项集科学的健身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技巧性、丰富的娱乐性为一体的一种现代体育项目。毽球运动是我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它经过了踢毽将近2000年的技术的积累和发展,又经历了它的雏形网毽运动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竞技性的隔网对抗运动。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法对不同时期的毽球运动形成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归纳出每个阶段的技术内容与技巧特征、参与人群的变化以及规则和组织的变化,探讨该项运动的文化继承和创新,为其他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1毽球运动是从我国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踢毽这一古老游戏发展而来,踢毽运动至今已经发展形成多种形式,出现了许多踢毽高手和一些流传下来的花样动作。盘(足内侧踢)、磕(膝盖部位踢)、绷(足尖外三趾部位踢)、拐(足外侧踢)等技术动作,形成了现代毽球运动技术动作的基础。2在踢毽运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通过场地、器材、规则的一些变化,发展成为了网毽运动。使踢毽从表演性的游戏发展转变成为具有激烈竞技性的比赛项目。网毽是毽球运动的雏形。3 1984年国家体委将毽球运动确定为正式比赛项目,此后定期举办一些大型比赛活动。参与竞赛的主要人群从职工逐渐向学生群体发展。许多省市成立了毽球协会等正式组织。一方面,通过对器材、场地、得分、击球次数、附加动作等规则内容的改变,使毽球运动更具有观赏性和竞技性。另一方面,通过“平推毽”这种限制进攻的方式,降低毽球比赛难度,使更多的百姓参与到毽球运动中。4毽球运动的发展日趋成熟,但是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目前国内大多数毽球比赛的参赛运动员主要是以学生群体为主,其他群体参与较少。2毽球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得到较好的普及。3毽球比赛还没有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社会宣传力度不够。4毽球运动的相关组织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不完善,在很多省市没有建立起来。为毽球运动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1增高毽球比赛网的高度,增加比赛的观赏性。2各省市建立毽球俱乐部。3在全国中小学内开展花键课程和毽球课程,让这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青少年中有更好的传承。4政府出专门的经费和专业的人员去国外推广毽球,把毽球列入到孔子学院的基本课程上去。5增加毽球在媒体中的关注度。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研制原子弹、氢弹在各国都属于绝对机密,再友好的国家对此也是守口如瓶。20世纪50年代前期,当时被我们称为“老大哥”的苏联对此也是滴水不漏。自1964年10月16日我
动物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应该受到人类的尊重与保护。出于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两种立场,"生物中心主义"、"动物解放主义"、"动物权利主义"为当代动物保护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突触素(Syp)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在建立VD大鼠模
文章分析教育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若干建议.
投壶游戏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传统,既是一种是民族传统礼仪,也是宴饮中娱乐宾客的一种投掷游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末清初,投壶游戏始终在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