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在兔眼结膜下组织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探讨IGF-Ⅰ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瘢痕化中的作用。方法1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右眼为实验组(结膜瘢痕化模型组),左眼为对照组,于术后1d、5d、9d分批处死,取手术部位的结膜和结膜下组织。标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行HE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 stain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检测;另一部分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T-PCR)检测。结果1.HE染色:术后1d结膜下组织中以炎性细胞为浸润主,偶见成纤维细胞等;术后5d成纤维细胞增多明显;术后9d成纤维细胞及炎性细胞减少,胶原增多并致密。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术后1d,结膜下组织中出现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成纤维细胞胞浆中;术后5d胞浆中的阳性信号明显增强;术后9d阳性信号开始减弱,但仍有表达。3.半定量RT-PCR:术后1d IGF-ⅠmRNA的表达升高,术后5d表达继续增强,术后9d表达下降,但仍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兔眼结膜下组织创伤愈合过程中,IGF-Ⅰ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增高,提示IGF-Ⅰ可能参与结膜下组织创伤愈合的过程。因此,阻断IGF-Ⅰ的基因表达或抑制其活性,可能为防止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下组织瘢痕化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