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tus-end-to-end suture”方法在眼球摘除眼座植入术式中的效果评价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op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rectus-end-to-end suture”方法在眼球摘除后Ⅰ期眶内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术中的应用,评估其修复眼窝凹陷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rectus-end-to-end suture”方法固定羟基磷灰石眼座的患者45例(45眼)。眼球摘除术后,肌椎内Ⅰ期植入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眼座,将内直肌与外直肌、上直肌与下直肌在眼座前表面端对端缝合固定,分层缝合Tenon’s囊和结膜囊。术后随访患者主观症状、结膜囊情况、眼座活动度、眼睑的对称性及主观满意度。   结果:   术后随访6-51个月,平均28.3个月。45例患者中,10(22.2%)例患者分泌物增多,2(4.5%)例感眼座不适,3(6.7%)例结膜变薄,1(2.2%)例线结暴露,1(2.2%)例内眦部结膜色素沉着,无一例患者出现眼座暴露、感染等并发症。眼座垂直方向活动度为7.3mm,水平方向活动度为8.8mm。双眼平均睑裂高度和眼球突出度差值分别为1.8mm和1.4mm。患者外观主观满意度调查51%好,40%中,9%差。   结论:   “rectus-end-to-end suture”方法相比以往的各种眼座植入方法操作简单,在不影响活动度的前提下,降低了眼座植入术后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功能和美观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neonatal bacterial meningitis,本文简称BM)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包括新
目的:分析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的临床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200例使用抗生素感染治疗的住院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管理措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通过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使得免疫系统逐步瓦解导致多种临床病发的一种综合征.艾滋病在大多数人概念里并不陌生,但却十分缺乏正确的认知
目的:探究环磷腺苷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取从2017年9月-2019年10月诊断于于我院的180例管性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确诊后制定的治
目的:探讨结肠癌、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活检病理诊断,回顾分析活检病理诊断结果.结果:60例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