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材料,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是动物实验成功重要保证,其中病毒学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为进一步完善大、小鼠病毒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课题选择SPF级大、小鼠必检的五种病毒:仙台病毒(SendaiVirus,SV)、呼肠孤Ⅲ型病毒(Reovirus type 3,Reo-3)、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Virus,MHV)、小鼠腺病毒(Mouse Adenovirus,MAd)、大鼠冠状病毒(RatCoronaviruses,RCV),从质量控制血清制备着手,并针对仙台病毒和呼肠孤Ⅲ型病毒做ELISA试剂盒的研制,同时尝试建立病原学检测方法,为实现一种病原,多种检测方法以及不同方法比较、丰富检测资源做出努力,同时为利用病毒表达抗原、替代抗原等建立更敏感检测方法提供基础比对方法体系。制备多价病毒抗血清,建立标准化质控血清。采用分离自动物组织的病毒,选择SPF级BALB/c小鼠和Wistar大鼠,定期攻毒方式模拟自然感染使其带毒或患病,待抗体滴度达到一定要求时,收集血清。本实验共制备Mouse anti-SV(IFA 1:640)18 mL,Mouse anti-Reo-3(IFA 1:640)18 mL,Mouse anti-MHV(IFA 1:320)25 mL,Mouseanti-MAd(IFA 1:320)18 mL,Mouse anti-RCV(IFA 1:160)15 mL。制备的抗血清间无交叉反应,血清特异性强、重复性稳定、保存质量高,可以做为标准化检测体系中稳定可靠的质控标准血清。着重建立了SV ELISA体系和Reo-3 ELISA体系。细胞培养大量扩增病毒抗原,并以正常细胞上清作为对照,所制备的对照血清为质控标准,确定抗原工作浓度和判定标准建立ELISA体系,评价其重复性,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等指标,进行病毒ELISA试剂盒的研制,并以IFA、IEA等方法进行比对。SV ELISA抗原和标准化小鼠SV血清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2.5ug/mL和1:6000,酶标二抗工作浓度1:10000;该ELISA检测体系SV特异抗原批内变异系数为7.4%,批间变异系数为4.9%;ELISA检测灵敏度为1:25600;与Reo-3、MHV、MAd、Vaccinia Virus、POLY均无交叉反应;经37℃破坏性试验,2d稳定性试验相对偏差<20%,均达到质量控制标准要求。Reo-3 ELISA抗原和标准化小鼠Reo-3血清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5μg/mL和1:2400;该ELISA检测体系Reo-3特异抗原批内变异系数为3.8%,批间变异系数为4.0%;ELISA检测灵敏度为1:4400:与SV、MHV、MAd、Vaccinia Virus、POLY均无交叉反应。经37℃破坏性试验,2d稳定性试验相对偏差<27%,均达到质量控制标准要求。建立病原学RT-PCR检测方法。提取病毒培养上清或组织来源病毒液RNA,反转录后优化扩增条件,扩增SV、MHV、Reo-3和RCV获得相应特异性目的条带。针对IFA方法确定为阳性的SV送检血清样本进行的检测中,未获得特异性扩增。本实验制备的病毒抗血清特异性强,滴度高,批量稳定,可作为长期稳定的检测对照,并为大小鼠病毒检测体系的标准化打下基础。而针对SV和Reo-3病毒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针对检测病原的RT-PCR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不适宜常规检测,但可用于病原跟踪调查和探讨病原抗原抗体检出关系的研究。本研究批量制备了免疫血清并通过质量控制作为阳性对照血清,避免了常规使用感染动物来源血清作为对照血清的缺陷,为标准化检测试剂的建立提供了质量保证。同时,在实验室已有检测条件(IFA,IEA检测体系成熟)上,建立标准规范的ELISA检测体系,并探索病原学PCR检测方法,为实现一种病原,多种检测方法以及不同方法比较迈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