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的灵魂,披露违规治理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是新兴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违规问题突出。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市场竞争作为外部治理机制,对信息披露的影响愈发引起学界的关注。现有信息披露违规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状况等内部治理机制,而对外部机制研究不足。针对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存在“诱发效应”和“治理效应”两种相悖观点,研究深度和系统性仍有较大拓展空间。本文利用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二值Logit和MLogit模型,重点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影响信息披露违规的机理和路径。主要工作及创新包括:(1)揭示了产品市场竞争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违规的内在机理。首先,集成舞弊动因、信息“专有成本”假说等理论构建产品市场竞争影响信息披露行为的综合理论模型,对其内在逻辑关联进行解构;其次,构建一个不完全信息古诺模型,通过混合战略均衡求解论证了产品市场竞争的“诱发效应”;进而提出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模型”,实现对“产品市场竞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违规”传导机制的系统解析,丰富和拓展了信息披露研究的理论视角。(2)验证了产品市场竞争的“诱发效应”和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二值Log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信息披露违规发生的概率越高,产品市场竞争显著“诱发”信息披露违规,内部控制对这种“诱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进行稀有事件偏差修正、测度变量替换、倾向得分匹配等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结论为基于产品市场竞争、内部控制视角的披露违规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3)进一步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区分企业类型后,产品市场竞争对信息披露违规的“诱发效应”主要存在于绩效不佳、市场势力较弱的企业,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在绩效不佳的企业中不显著,在市场势力较弱的企业中显著正相关;区分信息披露违规类型后,MLogit模型结果表明这种“诱发效应”对“未按规定披露信息”和“重大遗漏”两类违规的影响更为显著,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也表现为显著。这一发现为提高信息披露违规防范的“精准性”和“针对性”提供了方向。(4)基于产品市场竞争视角,提出监管部门精准发力、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投资者积极参与的“三位一体”违规防范路径。监管部门要聚焦高竞争行业、绩效、市场势力及内控欠佳企业重点监管,完善披露规则,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做好“守护神”;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创新驱动,提高核心竞争力,化市场竞争压力为完善内部治理动力;投资者将产品市场竞争纳入决策参考,积极“用手投票”、“用脚投票”,倒逼企业守住底线。多元共治,促使企业规范经营、合法披露,铸就风清气朗的信息披露治理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