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极光激酶的药物设计及化合物酸碱解离常数的预测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lyy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开发是一个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很大财力的过程。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可以缩短药物开发的时间,降低药物开发的成本,加速药物进入市场。极光激酶是一类重要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具有控制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经研究发现,在多种肿瘤病症中极光激酶均有过表达现象出现。极光激酶A(Aurora-A)是极光激酶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编码基因被公认为是一种新的癌基因,可作为抗癌药物设计的靶标。酸碱解离常数(pKa,acid/base dissociation constant)是药物最重要的ADME(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及排泄,excretion)性质之一,药物的许多重要性质都与pKa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研究极光激酶A和B的结构,利用序列比对、结构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其相似性和差异性。(2)以极光激酶A为靶标进行药物设计。首先,通过研究极光激酶A与其已知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找到抑制剂的共同骨架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新的化合物,利用里宾斯基五规则对它们进行了筛选,并对它们与极光激酶A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计算了结合自由能AG,最后得到一些新的化合物。计算结果表明标明它们能与极光激酶A很好的结合,有可能成为先导化合物。最后利用SYLVIA软件对它们的合成难度进行了评价。本论文的第二部分,建立了关于180个含苯基的羧酸类化合物酸碱解离常数(pKa)的两个定量构效关系预测模型。这些化合物分子量在122.12到288.34的范围内,包含H,C,N,O,S,F,Cl,Br及I等元素。使用Cerius~2程序计算了236个分子描述符来表征这些化合物,并使用统计学方法从中选择了12个描述符。分别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LR)及支持向量机回归(SVM)结合10重交互检验方法来预测pKa数值。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pKa的预测结果相关系数为0.90,标准偏差为0.32;支持向量机模型结果较好,相关系数为0.91,标准偏差为0.31。总之,本论文比较研究了极光激酶A和B的结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了以极光激酶A为靶标的药物分子设计研究工作,得到了一些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建立了含苯基的羧酸类化合物pKa的多元线性回归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
其他文献
本论文选择氯化1-丁基异喹啉和InlCl3合成室温下为固态的离子液体,采用傅利叶红外分析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培养出来的[BIQL]2InCl5、[BIQL]2InCl5
随着双河油田的开发,综合含水率不断提升,产出液腐蚀性日趋增强,导致双河联合站集输管线腐蚀穿孔频繁,容器罐壁大面积腐蚀变薄。腐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双河油田安全生产和经济
本论文以经典的吡啶肟基多核桥连配体为模型,从电子效应与位阻效应出发,设计并合成类似的含有吡咯、呋喃、噻吩、吡啶杂环的肟类配体,表征并确定了配体的分子空间结构;进而与第四周期过渡金属铜、钴、镍的不同阴离子盐进行自组装配位反应,获得结构新颖的自组装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主要工作如下:a.以2-乙酰吡咯、2-乙酰噻吩和2-乙酰呋喃分别与盐酸羟胺进行肟化反应,制得3个小分子肟基配体;对所制得配体进行1H-N
泡沫在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中的应用广泛,诸如泡沫驱油、泡沫堵水、泡沫排液、泡沫压裂等。本文围绕原油含量对水相泡沫排液量、泡沫层压力、泡沫电导率、排出液电导率影响及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