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证期间的立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fei1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上最有争议且最为复杂的概念,莫过于保证期间。《担保法》对保证期间的概念没有较明确的界定,学界分歧较多,将保证期间界定为“保证人能够容忍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的最长时间”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关于保证期间的性质,理论界与实务界有种种观点,包括诉讼时效说、除斥期间说、失权期间说,保证期间不符合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特征,保证期间实质上为保证合同中当事人约定的“失权条款”上的期间。《担保法》规定了法定保证期间、约定保证期间、最高额保证期间三种类型,其中,法定保证期间在一定程度上以保护保证人为幌子、削弱了保证合同的功能,其合理性值得怀疑;约定保证期间是对于既有主债务的保证关系附加以时间上的限制,《担保法》对其的规定不详尽,应在约定的形式、约定的“期间”内容、法律后果等方面加以明确;《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出现了最高额保证的一定连续期间、保证期间和保证人清偿债务期限,相关立法出现了使用上的混淆,应加以纠正。关于保证期间的计算涉及到两方面问题,既保证期间的起算与中断,《担保法》对此都有规定,但对保证期间中断问题的立法不尽合理,应根据保证期间的性质认定其不适用中断。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合同的从合同,从主、从合同整体角度分析,存在着主合同诉讼时效、保证合同诉讼时效、保证期间三种时限,本文试图以一般保证、连带责任保证为线索对三者的转换、适用关系加以讨论。德国、瑞士、意大利、俄罗斯、我国台湾地区关于保证期间的立法较为发达,其中也有许多可为借鉴之处,本文略作介绍。基于以上的论述,笔者指出了我国保证期间相关立法的不足,并给出一些修改意见,以期消除我国保证担保法律实践中的混乱。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后期兴起的“社团革命”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一即公民社会理论。从国家与社会二元理论结构基础上发展出的国家、经济、社会三元理论,将公民社会看作是国家与经济控制之外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主要是通过大众语篇来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本文以新闻语篇中的被动式为例,在考察此形式
<正>随着新千年钟声的敲响,人类社会以崭新的面貌跨入二十一世纪,以知识爆炸、信息爆炸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为人类描绘了无限美好的蓝图。女性领导做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社会政
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反应充分利用了两大温室气体CH4和CO2,并生成比值较低的H2/CO合成气用于含氧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和费-托反应。镍基催化剂因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低的成本
<正>当一本本教辅材料充斥着学生的课堂时,教师如果依然在课堂上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学生们就不耐烦在课堂上听老师烫剩饭。那么课堂气氛和课堂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作为
高校"两课"课堂教学旨在系统地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市场经济模式的社会转型期,这
移动硬盘作为大型数据处理中心频繁使用的存储介质,普通用户没有操作移动硬盘的相应权限。这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管理员负担。探讨移动硬盘识别,并利用Linux系统自带sudo
对Android餐饮点菜系统设计可定制的端菜谱设计,餐厅操作员可以可视化的菜谱设计界面直观拖曳控件生成Android端的菜谱布局,可设置相应的组件属性、文字样式以及动作参数等,
妈祖文化是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舟山地理位置特殊,由于当时官员与渔民的推动,使得妈祖文化曾经是舟山民间最具影响力的信仰之一。妈祖庙
中国人民向来不畏困难、坚忍不拔。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尽沧桑,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回望2003年,非典疫情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各种限制的同时,间接推动了线上购物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