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夏在制剂及处方中为常用中药,用药历史悠久,主要含有生物碱、谷甾醇、多糖、氨基酸、挥发油、半夏蛋白、微量元素及核苷类等多种成分,其中核苷为其生理活性的主要物质主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基因治疗等多种生物活性。有研究表明鸟苷可作为半夏的指标性成分,与产量呈弱负相关性。自20世纪70年代末,半夏由野生变家种获得成功以来,在种植过程中长出现种质资源混乱、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长期以来,半夏种植常以无性繁殖为主,繁殖材料3年左右出现品种退化现象,因此,如何利用无性快繁技术使半夏提纯复壮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河南不同产区萌芽期半夏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最佳的快繁材料,运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建立了的半夏切片的快速繁殖体系,并结合实际生产需要进行最佳栽培模式的初步探索。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对河南不同产区半夏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得知河南不同产地半夏样品的质量排序为:河南禹州(直径为1.0±0.2cm)>山西新绛>河南周口>山西新绛(切片)>河南禹州(直径为2.0±0.2cm)>河南荥阳>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商城。种源相同时水溶浸出物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与半夏块茎的直径呈正相关,且与产地无关;产地种源相同时,游离总有机酸含量与半夏块茎的直径呈正相关,鸟苷含量与半夏块茎的直径呈负相关;种源相同产地不同时,游离总有机酸含量、鸟苷含量与块茎的直径无明显相关性。2.以筛选出的禹州半夏为繁殖材料,建立半夏切片的快速繁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叶片和叶柄不适于液体培养,珠芽在培养过程中易形成完整植株,增殖倍数不高。故在选取直径小于1.5cm的块茎为繁殖材料,采取纵切的方法;最佳培养基为1/2MS液体培养基(全部减半)+2.0%蔗糖+1.0mg/LKT+1.5mg/L6-BA+1.0mg/L NAA+0.25mg/L2,4-D。培养培养条件为:光照时长24h/d(7d)、12h/d(8d~),温度25±2℃,转速90r/min。3.半夏倒苗对半夏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半夏的倒苗促使块茎消耗内部有机化合物,造成半夏干物质的减少;化学成分中游离总有机酸、鸟苷及腺苷的含量在半夏处于第一次倒苗期时,三者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强;至9月中下旬,半夏完全枯萎时,三者均有明显的下降。以单粒重为参考指标,无论是什么叶型的半夏,7月下旬的倒苗对12月种植半夏的影响都不明显;此外套种模式可以延迟柳叶型半夏的倒苗期一周左右。4.半夏栽培模式为:优选柳叶型半夏作为种源,于12月中下旬播种种栽,不使用套种模式,适宜采收期为9月末至10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