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学的宗卷里,精神漂泊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高尔基提出文学即“人学”的理论观点,钱理群也曾说过,文学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研究。精神漂泊作为一个文学主题,不仅把文学的重心直接指向人,更指向人的精神层面,通过对人的精神律动的种种表现,进而引起人对自我的关注,对“人”的本质的思考。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作家以其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撷取不同的文学素材,选取不同的文学样式,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对这一主题给予了不同的诠释与演绎,使得精神漂泊主题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因此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些致力于表现这一主题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多种文学样式,我们统称其为精神漂泊主题文学。因此本文将20世纪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分三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概说。首先,对精神漂泊主题文学做出了界定,圈限了文章的研究范围。其次,追溯了中西方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文学传统。最后,提及了这一主题在20世纪的繁荣及其原因。第二章,就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共性展开研究,共分三个小节。第一小节探究了精神漂泊的根源,即自我身份的困惑、精神信仰的荒芜、价值观念的失衡。第二小节论述了“无根性”是精神漂泊者的特质,这种“无根性”又通过精神漂泊者内在的体验和外在的行为呈现出来。第三小节论述了精神漂泊者们西西弗斯式的反抗。第三章,就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差异性展开研究。分别从精神归宿的差异性、反抗程度的差异性、结局处理的差异性三个方面来论述,并从地域、历史、文化和文学传统等角度,探究了差异性得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通过第一章的界定与梳理,廓清了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范围,理顺了其发展的脉络,进而确定了文章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之上,文章的二、三两章分别就20世纪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共性和差异性展开了研究,这两章也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其中第三章融入了文化分析的部分,与前两章相比,更显深刻,是文章的重中之重。
其他文献
目的:验证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规律,为指导临床治疗DVT方案优化提供依据。方法:由8个不同研究中心收集同一个时段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教育产业逐渐成为各个发达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各种主流教育项目以及其衍生品成为各国重点支持的领域,全球教育培训服
目的:通过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照研究,从中医和西医两方面探寻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对心脑合病(即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事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儿童少年肥胖与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目前缺乏运动对肥胖儿童少年红细胞膜脂质、血糖脂代谢及内源性调节因素等影响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分析了4周封闭式
目的:以24h动态血压为观察指标,观察中医证型之间血压变异性的差异,以期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临床实验依据。方法:观察91例60~79岁高血压患者,通过填写高血压中医临床证候调查问卷
拥有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泱泱大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了无数的智慧矿藏等待人们去挖掘去享用,其中悠久的手工业历史,为人类发展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技术资源,是国家宝贵的历史
研究了Mn含量对梯度多孔Mg-Mn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电压-时间曲线、微弧氧化膜层显微组织、膜层厚度、物相组成以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n元素含量的增加,微弧氧化电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课程最为主要的内容,它不仅是化学课程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发挥出来,以学生为主体帮助他们
以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作为插层剂,采用阳离子交换法对钠基蒙脱土进行了有机改性;研究了DMP-30与盐酸的摩尔比对蒙脱土有机改性效果的影响;采用SEM、TEM、IR和XRD等对
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能够使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得到新的构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着的严峻的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积极与其融合,对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