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政策、经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下,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土地违法问题屡禁不止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为此,国土执法监察部门不断加大查处违法用地行为力度,但违法用地的提前预防、及时发现、类型定性及建设用地的批后监管等问题一直是土地资源监管工作的难点。 本文概述了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介绍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南平市建阳区的2014年和2015年两个时相的中巴资源一号02C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ENVI5.0软件,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得出研究区域两个时相的分类结果图和建设用地变化空间分布图,结合人工目视解译法,提取出研究区域的变化图斑,并对所得的分类结果与提取的变化图斑进行了精度评定,得出分类总体精度为87.25%和87.00%,kappa系数均为0.83,评定结果达到预期的精度目标。 在建阳区2015年度土地执法检查中,最后对24宗违法用地进行立案查处,查处违法面积115亩(其中耕地面积87.88亩),违法用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比例为2.07%,违法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比例为2.22%。同时,利用比较分析法对2015年度建阳区各乡镇(街道)的违法用地数量、用地类型,建阳区2011-2015年度土地违法情况和南平市各县市(区)的土地违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建阳区近年来违法用地的主要类型为:农村村民自建房和征地范围内违章搭建;产生违法用地的最主要原因:受武夷新区的大规模征地、建设及未来南平地级市将搬迁至建阳区导致城区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 最后,得出了遥感技术在土地执法中具有发现违法行为早,精确度高,省时省力,且能够有效控制程序性土地违法行为等应用优势,尤其是通过土地卫片执法检查能大幅减少政府主导的违法用地行为,并讨论了遥感技术在土地执法中还需进一步完善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