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染料的稳定性、染色机理及抗紫外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uanhez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植物的合称,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湿热、泻火、凉血和解毒等功效,目前对大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药理性能的研究上;大黄同样可以应用在纺织品染色方面,但对大黄植物染料的研究也局限于对其染色性能的研究。本文对大黄染料的染液稳定性,对棉和羊毛织物的染色机理和染色工艺,以及对染后棉织物上大黄植物染料(蒽醌结构)的鉴定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对大黄染料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得出染料中含有蒽醌结构及酚羟基结构,在稳定性研究中,发现大黄染液对pH值变化敏感,耐热稳定性较差,耐光稳定性较好。同时引入金属离子螯合剂EDTA,研究并发现EDTA对大黄染液的稳定性没有影响,并且EDTA能络合与染料结合的少量铝离子,且对染液吸光度影响也不大。因此,EDTA的引入能减少预媒后织物上铝离子在染色过程中对染色机理研究产生的影响,使结果更准确。在对大黄染料的染色机理研究时发现,温度对大黄染液的标准曲线有影响,不同染色方式的对标准工作曲线影响不大。大黄染料对棉织物和羊毛织物的吸附等温线也各不相同。对棉来说,棉织物的直接染色较符合弗莱因德利希模型,预媒染色符合朗缪尔模型;而对羊毛织物直接染色来说属于弗莱因德利希型。并且两种吸附模型的平衡吸附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相比较棉的两种染色方式,预媒染色的平衡吸附常数都大于直接染色的平衡吸附常数;染色亲和力也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对棉织物直接染色和预媒染色的染色热分别为-42.8243kJ·mol-1和-50.1457kJ·mol-1,对羊毛织物直接染色的染色热为-3.3323kJ·mol-1,说明整个染色过程是放热过程;大黄染料对棉直接染色和预媒染色的染色焓为-0.1415kJ·mol-1·K-1和-0.1753kJ·mol-1·K-1,对羊毛直接染色的染色焓为-0.0301kJ·mol-1·K-1,说明染料与纤维结合紊乱程度小。大黄染料对棉织物和羊毛织物的上染速率曲线都属于准二级模型,属于多分子层非定位吸附。其中对预媒后棉织物染色初期,存在静电引力作用,这一阶段属于单分子层定位吸附,属于准一级模型。随着温度升高,染料分子在染液中的热运动加强,半染时间也逐渐缩短。本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黄对棉织物的预媒染色和对羊毛的直接染色工艺,发现对棉织物预媒染色最佳条件为:明矾浓度1g/L,媒染温度80℃,媒染时间30 min,染色pH为4,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60 min,染色后织物得色最深;对羊毛直接染色最佳工艺为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90 min,染色pH为5,染色后K/S值最大。对染后织物各项牢度分析可知,大黄对棉和羊毛织物染色的干湿摩擦、皂洗和耐日晒牢度都较好,耐碱汗渍牢度较差。本文对染后织物进行紫外测试发现染后织物都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效果,织物抗紫外性能随着媒染剂明矾浓度的提升而增强,且染色后的羊毛织物具有的抗紫外效果比棉织物更好。通过化学显色法,能够检测出织物上含有酚羟基的结构;从萃取液紫外吸收光谱中能判定出含由苯或醌的结构;对比萃取后的不同织物的紫外光谱曲线,可分析出蒽醌和酚羟基结构的大黄素,从而确定染后织物上大黄染料的存在。
其他文献
基于热镀锌工艺中酸雾的产生原因,介绍了酸雾抑制剂、静电除雾法、单侧吸式排风罩和双侧吸式排风罩等目前国内常见的酸雾收集方法,提出了一种移动罩式收集装置并进行了改进应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音乐在广大民众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在生活条件优越的当今社会,更多的人有更好的条件去接触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
柯坪和巴楚地区出露了较完整的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沉积地层,牙形石古生物地层对比表明柯坪水泥厂露头鹰山组与下伏蓬莱坝组呈不整合接触,缺失5.9 Ma地层,与上覆一间房组呈整
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了端炔与Cp2Zr(H)Cl在离子液体[Bmim][PF6]中的锆氢化反应,发现了该反应在室温下能顺利进行,高立体选择性和高区域选择性地生成了(E)-烯基锆化物
从供应链之间供需经济的竞争关系出发,根据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多层视角下对供应链供需经济进行博弈动态规划。首先引入排队论的相关理论,构建供应链供需经济批量
克隆植物几乎分布于所有类型的天然生态系统中,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对克隆植物的研究已成为种群生态学的前沿领域。在湿地植被中,尤其是在草本湿地中,克隆植物总是
为了对影响煤层气产能的煤层厚度、渗透性、煤体结构、煤层顶底板封隔性、地应力方向等特征进行精细评价,以煤层高分辨率电成像测井资料为依据,结合岩心资料,研究裂缝、割理
田径竞赛规则是为顺利进行田径运动竞赛所制定的统一规范与准则.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技术规则内容变化为切入点,以1998-2012年出版的共6本《田径竞赛规
■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给有关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1月28日,中组
攻防对抗总体与效能评估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涉及隐身、红外、电磁、飞行力学、控制、电子干扰、光电对抗等多个学科及其优化,知识涵盖面广,学科跨度大。在防御能力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