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几年来,互联网络的业务流量呈现持续爆炸性的增长,网络节点(路由器、交换机等)正在逐渐成为网络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而交换结构(SwitchFabric)是网络节点的物理“核心”,研究高线速、多端口、可扩展性强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QoS服务支持的新型交换结构及相关的调度算法是目前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针对新型高性能交换结构、低抖动调度算法、多级交换结构的冲突丢包以及全光交换网络的输出波长冲突调度这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获得国家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CNGI项目“支持平滑演进的IPv6路由交换设备研制及产业化”以及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下一代光接入关键技术和系统研究”(No.2010OCTN-03)的支持。输出缓冲排队交换结构(OQ)是目前为止最能够适应各种服务质量需求的交换结构,但是由于其N倍加速的特点,在今天的高速交换网络中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基于交叉矩阵的交换结构可以避免N倍加速问题,但是受到交叉矩阵调度机制的限制,难以支持复杂的服务质量需求。交叉点缓冲交换结构是目前性能最好的交换结构之一,但是由于交换结构队列的限制,非均衡流量下的性能很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负载均衡-交叉点缓冲交换结构体系方法,这种新型的交换结构通过引入负载均衡机制将输入端口的非均衡流量变换为中间交换端口的近似均衡流量,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单纯交叉点缓冲在非均衡流量下吞吐量性能不足的缺陷并且保留了交叉点缓冲交换结构的高服务质量特性,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证明了负载均衡-交叉点缓冲交换结构的稳定性和模拟输出缓冲排队的有效性。同时,为了解决引入负载均衡机制可能带来的交换数据流失序问题,进一步改进了负载均衡-交叉点缓冲交换结构,提出了虚拟队列负载均衡-交叉点缓冲交换结构,通过在交叉点缓冲中引入虚拟的输入队列和相应的分级调度算法,有效的保证了交换过程中数据流的各个数据包有序输出。部分连接多级交换网络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扩展等等优点,对于构建高速光交换网络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多级交换网络也存在着固有的内部链路冲突问题,可能导致数据包的丢失从而影响了网络应用的服务质量。为了能够在保持部分连接多级交换网络的优点的同时,有效的解决内部链路冲突的问题,提出用信息技术中的删除信道模型模拟多级交换网络内部固有冲突造成的数据包丢失,采用编码技术从交换数据流中恢复出丢失的数据包而不改动内部结构和选路算法。新的算法在最大限度的保持部分连接多级交换网络的特点的同时,有效解决了由于内部链路冲突而造成的丢包的问题。传统研究集中于吞吐量、延时、丢包率等常见的服务质量参数,但是传输抖动也是影响音视频业务主要电信级参数。在目前的混合输入排队-交叉点缓冲交换结构中,低抖动调度的研究仍是一个电信级业务的热点。针对传统方法中动态调度算法抖动抑制性能较差、帧调度算法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基于混合输入排队-交叉点缓冲交换结构(CICQ)的混合动态-帧调度算法和基于帧的低抖动调度算法,将混合输入排队-交叉点缓冲交换结构中基于流量的低抖动帧调度转化为典型的优化问题,通过解优化问题获得了最佳的帧调度。能够提供巨大的交换容量和业务带宽的波分复用光交换系统是目前构建未来骨干传输交换网络的基础,而在光交换系统中,为了解决竞争输出波长而产生的冲突问题,必须高效率的调度交换结构中的输出光波长和有限波长转换器资源。针对目前的波长冲突调度算法在充分利用波长和转换器资源上不理想的问题,提出波长可调整的冲突调度算法,将可调整的波长带入波长转换器分配阶段与空闲波长一起调度,从而高效的利用了波长和转换器资源,提高了全光交换结构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