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债危机看欧洲认同在德国的发展和影响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_0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迅速在多个国家蔓延,不但影响欧盟的经济,更导致了成员国间的信任危机,甚至威胁到欧洲一体化进程。德国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在危机面前积极参与救助计划,承担起维护欧元区稳定的责任。德国之所以将化解欧债危机,推进欧洲事务视为己任,其深层原因在于德国对欧洲的认同感。德国文化同欧洲文化同源,加上德国民族道路的特殊性,战后“克制文化”的影响等原因,使“融入欧洲”的思想深植于德国民众间,产生出较其它欧洲国家更强烈的欧洲认同感。欧洲认同对德国的政策和方针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德国成为欧洲一体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本文深入研究了德国欧洲认同形成的影响因素,从认同这一文化角度分析德国在欧债中种种措施的深层动因,并探究欧洲认同对德国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取向的影响。
其他文献
波兰裔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是从维多利亚小说到二十世纪文学转型阶的主导人物。作为当时最不安于传统和勇于革新的文学实验者,康拉德在创作理念和技巧方面总是走在其时
雪莉·安·威廉姆斯,非裔美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文学教授。其作品体裁广泛,囊括短篇小说、诗歌、儿童读物、文学评论、戏剧、长篇小说等各种形式。其中,诗集The Peac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