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通信中调制与解调算法的研究及在DSP上的优化实现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2cx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真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无线通信增值业务。无线传真是传真数据业务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无线传真技术的发展为传真系统的应用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调制解调技术是无线传真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研究传真调制解调算法及其在TMS320C6000DSP上的优化实现。这对于实现无线传真核心技术国产化,发展我国的无线传真通信产业有重要意义。   本文重点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针对V.29传真调制解调标准,研究并实现了V.29调制算法。在该调制算法中,对预编码模块采用了信号空间映射方法将二进制序列映射为信号矢量;设计并实现了扰码器和解扰器;实现了用于成型滤波的升余弦滚降平方根滤波器,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了该调制算法的有效性。   2.研究并实现了V.29解调算法。在解调算法中对判决模块采用改进的信号空间逆映射判决方法,克服了一般相干解调抽样判决的复杂性,增强了解调算法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相位判决精度;改进了载波同步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判决反馈环路对频差逐渐进行补偿,使频偏趋于0,达到了载波恢复的目的,实现了相干解调对载波同步的要求。测试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3.V.27ter调制解调算法已在matlab上仿真实现,为了将其移植到DSP上,将matlab的仿真实现转换为C语言编程实现。对C语言程序进行测试,得到的结果与matlab仿真结果相同,证明了算法可以实现调制解调功能。将结果与实际信道中截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4.将V.29调制解调浮点代码转换成定点代码并移植到TMS320C6211DSP上进行优化实现,用剖析器对优化后的代码进行剖析,最终代码的指令周期由311526256降至11099921,执行时间由1.869s降为66.599ms,效率提高了96.436%,结果表明取得了较理想的优化效果。
其他文献
融合通信作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它是一种将数据传输、即时通信、电话、传真、音视频会议、呼叫中心等众多应用服务等融为一体的新型通信方式。本文在对基于Web的融
基于磁盘结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很好地满足了传统的商务和管理领域应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移动通信需要提供更多类型的数据服务,特别是3G时代的到来,电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灵活等特点,并且已经在军事和民用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SAR图像包含丰富的信息,通过数字图像分割技术可以从SAR图
被设计用于单跳场景的802.11e EDCA(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通过优先级划分机制,可以保证无线网络中多媒体业务传输的QoS质量。但是在目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中国正在建设的重大科技项目,竣工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大大推动我国射电天文学的发展。相比传统的馈源组,采用相控阵馈源作为焦平面阵列能够同时形成多个波束进行观测,拓宽视场,提高巡天速度,实现干扰的自适应抑制,增大系统灵敏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射电望远镜中。本文基于FAST设计符合指标的相控阵馈源。首先,编写了Matlab-HFSS联合仿真程序,为
指纹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一种。它是利用人的指纹进行身份鉴定的技术,也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指纹Fuzzy vault算法是一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多径传播引起的衰落对信道产生的严重影响可以通过分集技术得到有效的解决。空间或多天线分集技术由于可以与其他如时间分集,频率分集技术相接合,并在其基
轮廓提取是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领域中重要的前处理过程,在视觉匹配、运动跟踪、3D目标重建、图像识别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而在轮廓提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