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盆地成藏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87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通盆地是发育于郯庐断裂带东北段上的新生代走滑—伸展型断陷盆地,位于吉林省的长春市和吉林市之间,盆地西北侧隔大黑山地垒与松辽盆地相邻,东南侧为广阔的那丹哈达岭地体。盆地平面呈NE45°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长160km,宽10-20km,总面积2200km2。本论文以伊通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全面收集、整理、消化研究区现有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分析化验等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以伊通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史为背景,采用静态与动态、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技术,系统分析了伊通盆地的油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流体动力场特征、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深入剖析了伊通盆地的输导体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油气二次运移演化历史,最终划分与评价油气运聚单元。将为理解本区及类似走滑—伸展型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和预测伊通盆地有利勘探目标区提供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认识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一)伊通盆地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剖析1.基于伊通盆地各二级构造单元内烃源岩暗色泥岩分布、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等方面的评价,揭示了伊通盆地发育始新统双阳组、奢岭组和永吉组三大烃源岩系,其中始新统双阳组暗色泥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源岩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相对较高,为盆地主力烃源岩系。2.通过分析伊通盆地始新统和渐新统储集层的主要沉积相类型、岩石学和物性特征等,指出储集岩以粉细砂岩和砂砾岩为主,储层物性虽随埋深增加逐渐变差,但鹿乡和莫里青断陷局部深度段发育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异常带可改善深部双阳组储集条件;储层的物性条件主要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的联合影响;总体上,始新统双阳组储层储集条件最好,伊通盆地双阳组为盆地主要含油气层位。3.从盖层区域展布特征和盖层封闭机制两方面综合评价伊通盆地盖层封闭条件,发现伊通盆地四套区域性盖层中以永吉组泥质岩含量最高、且单层厚度大、区域上分布稳定,为本区最重要的盖层。本区超压封盖普遍发育,异常高压力(欠压实)的存在强化了泥岩的封盖作用;基于上述成藏地质要素综合评价,指出伊通盆地最重要的生储组合是以双阳组为主要储层的自生自储类型。(二)伊通盆地流体动力场分布特征及演化历史研究1.通过统计盆地不同部位现今地温梯度和热流值,指出现今地温梯度纵向上浅部地温梯度高于深部;横向上,莫里青断陷和鹿乡断陷的地温梯度较高,岔路河断陷相对较低,且同一断陷不同三级构造单元内,表现为凹陷地温梯度要低于断阶带和凸起的规律;深部断裂的分布及其导热作用对现今地温场的横向分布有很大影响。应用盆地模拟技术反演了各二级构造带代表井的古温度场的演化,结果表明古地温梯度高于现今地温梯度。2.通过统计盆地储层和泥岩盖层的实测地层压力数据,发现伊通盆地储层多为常压,超压点主要集中于岔路河断陷和莫里青断陷始新统双阳组内;伊通盆地浅部泥岩表现为正常压实—压力,而地下深处泥岩则一般具有异常压实—压力特征,泥岩欠压实段主要分布于始新统地层中,发现伊通盆地有三种储盖能量配置类型。基于盆地模拟技术恢复了伊通盆地5口单井和13条测线的古超压演化历史,研究发现剖面上古超压集中分布于始新统下部奢岭组和双阳组地层内;单井和剖面剩余压力都具有“积累—释放”演化特征,盆地演化早期以欠压实为主导增压作用,中晚期则以生烃增压为主;构造抬升剥蚀为主要泄压机制。3.基于上述13条剖面古压力恢复,结合充注史研究成果对伊通盆地剖面流体势演化特征进行剖析,结果显示盆地现今流体势分布以“重力流特征”为主,区域上生烃凹陷处双阳组地层为流体势高值区;古流体势演化以近西北缘生烃凹陷始新统地层为持续的高势区,沿基底和断层向南东方向的断阶带和隆起区流体势逐渐降低,表明伊通盆地的流体大规模横向运移主要发生始新统双阳组地层内,而在其上部,油气纵向运移主要依靠断层的垂向输导;同一输导层内的流体总体上由凹陷向斜坡高部位运移,高部位是油气运移的区域指向带;油气主成藏期的始新统双阳组地层流体势值普遍较高,且岔路河断陷深凹处双阳组地层流体势显著高于莫里青和鹿乡断陷;古流体势的发育过程受控于古超压的演化,由古至今同样具有旋回性、波动性和减弱性。(三)伊通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分析1.基于伊通盆地岔路河组底面不整合面以下齐家组和万昌组地层剥蚀厚度(单井)进行恢复结果,通过对伊通盆地10口代表性单井的地层埋藏史模拟重建,发现伊通盆地在其构造-沉积发展历史上表现出多幕演化特征。总体上,盆地演化早期的的沉积和构造沉降速率高于晚期:不同构造单元沉积—沉降特征表现为自古至今差异性逐渐变小。2.采用瞬变热流模型(Transit Heat Flow)恢复伊通盆地10口代表性单井的地热演化史,结果表明伊通盆地地层升温速率明显受沉积速率的制约,且两者间呈正比关系。盆地由古至今沉积速率和升温速率都不断减小,与盆地构造演化相一致。3.在准确恢复热史的基础上,选用LLNL-Easy%Ro模型来恢复烃类的成熟演化史,结果表明,始新统烃源岩在岔路河断陷热演化程度高于鹿乡断陷和莫里青断陷;其中,始新统双阳组主力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较早,现今热演化程度高,多已进入大量生油阶段(Ro=1.0-1.3%),在岔路河断陷内多部分进入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始新统奢岭组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虽小于双阳组,但目前多数地区仍处于大量生油阶段,在岔路河断陷内已进入湿气生成阶段(Ro=1.3-2.0%)。始新统永吉组烃源岩仅在岔路河断陷刚刚进入生油门限。4.本次各断陷代表单井主要烃源岩层生烃史模拟采用化学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始新统双阳组烃源岩的生烃强度最高,奢岭组烃源岩生烃能力次之,永吉组生烃能力微弱;岔路河断陷生气强度均大于生油强度,双阳组和奢岭组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产物以气态烃为主。相反地,莫里青断陷和鹿乡断陷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中等,产物以液态烃为主。排烃史模拟结果表现为始新统双阳组的排气和排油强度最大,为伊通盆地的主要排烃层位;岔路河断陷内烃源岩排气强度大于排油强度,产物气态烃为主,鹿乡断陷和莫里青断陷内则以液态烃为主要产物;始新统双阳组源岩开始排烃的时间早于奢领组烃源岩,多在渐新世中期及之前;双阳组烃源岩的排烃效率最大,其排油效率和排气效率多大于50%。5.通过对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和鹿乡断陷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表明,自渐新世以来岔路河断陷至少经历了两期构造事件(抬升冷却),分别对应于渐新统万昌组沉积末期和岔路河组沉积末期发育的两期构造抬升事件;自渐新世以来鹿乡断陷至少经历了一期隆升事件,对应于渐新统万昌组沉积末期开始的构造隆升事件。6.基于含油气包裹体资料探讨伊通盆地油气充注史发现,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发育三期油气成藏,集中于始新统双阳组和奢岭组。鹿乡断陷和莫里青断陷皆发育两期油气成藏,集中于双阳组。(四)伊通盆地油气运聚单元划分及评价1.油气特征及来源研究表明伊通盆地不同断陷的油气具有不同特征和来源。岔路河断陷以产气为主,原油以轻质原油为主,都来自于始新统双阳组烃源岩;莫里青和鹿乡断陷主要产油,原油以轻质原油和正常原油为主,主要来自始新统双阳组烃源岩。2.伊通盆地输导体系主要包括砂体、断层以及基岩不整合面;不同二级构造单元的有不同的输导体系配置,导致其运移特点明显不同。其中莫里青断陷断裂不发育,油气运移以侧向为主;岔路河断陷纵向油气分布范围广,指示本区发育较强烈的垂向输导作用;鹿乡断陷输导体系最为发育且配置良好,侧向和垂向运移共同输导双侧生烃凹陷生成的油气向五星构造带汇聚成藏,形成伊通盆地目前最大规模油气藏—长春油田。3.控制伊通盆地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有断裂、基岩不整合、砂岩储层、盖层和温压系统;在不同地区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4.本次应用Basin Mod软件系统中Basin Flow和Basin View模块,模拟恢复伊通盆地E2s—>E2s生储系统油气二次运移演化,结果表明,主成藏期时流体运移最为活跃,此阶段生烃凹陷油气供给充分,运移流线密度大,运移范围广、作用强烈,位于生烃凹陷中心周围的各种岩性、构造及复合圈闭具有最为优越的油气运聚条件。5.根据油气运聚的分割槽原理,基于盆地主力生储系统(成藏组合)E2s—>E2s油气主成藏期的油气运移流线图(10Ma),伊通盆地在平面上共可划分为11个油气运聚单元,伊通盆地的油气运聚条件以莫里青断陷运聚单元Ⅰ、鹿乡断陷运聚单元Ⅰ和岔路河断陷运聚单元Ⅱ为最为优越。这些运聚单元内发育生烃富凹,油源条件充足;始新统双阳组优质砂体广泛分布,储集条件优越;断裂-砂体-基岩不整合复合输导体系发育,沟通油气不断汇聚至有利圈闭成藏;加之晚期断裂不甚发育,联合区域优质泥岩盖层封闭下部双阳组的油气,油气保存条件良好。
其他文献
<正>多年来,青岛港扎实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持续学习的浓厚氛围,调动全港2万多名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转方式、调结构、重民生,共建创新型大港
目的:观察健脾理泻汤配合结肠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给予健脾理泻汤煎服、结肠宁直肠点滴,对照组30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锡类散溶液保留灌肠,疗
In recent papers [1] [2] [3], we framed suitable axioms for Space called Super Space by Wheeler [4]. Using our axioms in Newtonian formalism and considering the
《推动充填开采以矸换煤鼓励政策研究》通过专家鉴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与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共同合作的《推动充填开采以矸换煤鼓励政策研究》课题,于近期通过了由中国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COVID-19)在我国流行,并迅速蔓延至各省市,严重威胁着我国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在有效的抗病毒疫苗出现之前,预防和
30年前,以分田到户土地承包为标志,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这场大戏的序幕。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vacuum is endowed with a quantum structure;the vacuum particles would be Friedmann-Planck micro-universes. For t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