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警务源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第四次警务革命,其核心思想是警察立足于社区,面向群众,通过密切警民关系,加强警民合作,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社区警务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我国。我国在总结公安工作长期坚持的群众路线的基础上,于2001年提出了实施社区警务战略。自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以来,各级公安机关顺应社区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坚持公安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借鉴世界先进警务理念,挖掘社区资源,努力建立警民携手、共保平安的良好互动机制,推动了我国社区警务模式不断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警力和经费的不足,有效地预防、减少和打击了犯罪,使治安形势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所致,在社区警务中,目前还普遍存在或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警务职能与作用的发挥,制约或阻碍了社区警务工作的发展。本文尝试在阐述社区警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年来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实际情况,以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实施社区警务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尤其是对实施警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剖析;在剖析的基础上,采用归纳的方法,从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社群”和“辅警”工作、预防、控制犯罪、警务保障等六个方面,归纳概括出了现阶段社区警务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形式;并运用具体分析的方法,分析、指出了其问题形成的原因或存在的制约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解决上述社区警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具体从六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其问题的基本思考与对策。